在中国,企业现在喊“以人为本”的劲头与当年“五四”运动时呼唤“德先生”、“赛先生”的劲头有一拼,大家听到这口号的频率相信用电视上“益乐多”酸奶的广告“今天你饮了吗?”来形容也不为过,几乎到了秘书不会在讲稿中演绎好这词就不是好秘书、领导讲话没这词儿就羞于开口的境地!
先贤庄子在《大宗师》、《至乐》、《达生》等篇中指出,万物最为适宜的状态,
是“相忘”。 换个角度说,一个东西一旦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所感觉的时候,这个环境便与它的原本真性产生了距离,感觉越大,距离也就超越大,到它的感受达到不能再忍受的时候,那它就难以存在了。
我现在人已半离职场,但听到“以人为本”这词依然头大,并对说这话的领导的治下深表同情——这也许和我的职场经历有关吧?
我刚从学校毕业到保险公司工作时,领导是个潮汕人,记忆中那时已经兴讲“以人为本”了,但他好象并不怎么说,平时开会时倒是喜欢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真的也这么做了:司机是海南的、煮饭是客家的、清洁是当地的……这些人跟他都没什么关系,是同事介绍过来的。我那时也沾了长相比较憨厚的光,工作两年多就做了部门经理,干得还不错。人无完人,他自然也有很多缺点,但至少他不是那种刚从发廊嫖完娼,就直奔会场做“扫黄”动员的那种领导,所以大家并无恶评——后来他调走时,大家都从内心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
跟着调来的领导也是个潮汕人,他到任时,带了个司机。按国企的惯例,新官到任就改革,且往往从机关开始。他的口号是“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做的第一件事是,说自己的司机对汽车很熟悉,让他给我开车之余给保险事故车辆定损吧——熟悉保险公司运作的人都知道这岗位的重要性,往坏里说可以捞钱,往好里说,车辆保险的服务主要就体现在这一关,也是开展业务的重要资源。
之后,通过所谓的“竞争上岗”和“正常”的岗位轮换等,把一些人赶下去了,把一些人提拔上来了——当然,上来的都是自己的人。最离谱的是,去年评选的公司“八大优秀员工”中,我数了一下,其中有四个是他自己的亲戚,从外甥、表哥到说不清的什么关系都有,而且都是没什么专业水平、是他来了之后才进公司的——具体做法就是把他们安插到一个业务量大的部门,考核时叫“领导自己的”部门经理把业务量往他们身上挂靠。
我粗粗数了一下,现在公司里,开车的,据考证是他表哥;煮饭的,是他老婆的同学;搞卫生的,暂不知什么关系,但非常之“猛料”——有同事问她为什么老是清洗经理室所在楼层的厕所,而不清洗其他楼层的,她振振有辞地反驳,你们还好意思说,自己去完之后不弄干净……真奇怪,楼里客户和同事们人来人往,她怎么就知道没弄干净的就是我们?!进而迷惑,我们如果能保证厕所等地方干净,还要她干什么?
记得有朋友曾说过,在国企里,你千万不要惹看门的、煮饭的、开车的……往往说不准他们就是董事长的堂叔、总经理的姨妈,现在我不得不信了。中国人的关系千头万绪,每个人身后都有很多双睁开的眼睛在等着照顾,当了领导后适当关照一下,有合适的岗位,如果他们能胜任的,让他们去干,也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语,但一定得要他们谦谦虚虚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
而且,按中国人的习性,就算你干某些很出格的事,事后不往脸上贴金,大家也就装做没看见,得过且过算了,最忌的是“贼喊抓贼”!
我们领导这几年利用一个业务员的亲戚关系抓住了某车行的新车业务,毕整个公司资源于一役;加上这种车销售量惊人,且别无分店,于是给他干出了成绩,大会小会上经常发言,言必“以人为本”,我越听越烦,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贪官,为表其清白,于衙门书联: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夜里,有人在其联下续上二行: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众人看了,无不发笑。
现在公司开会,领导讲话时我能避开就避开。可恨的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在家中打开电视,凡有“企业家”讲话,必有“以人为本”这词!
“领导,求求您今天别说‘以人为本’了,行吗?”我心里只能这样默默哀求。
也许,某天我们不再听到这个词时,“以人为本”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我们的企业才充满生机和活力,才真正看得见未来。
扬州雅痞二○○二年四月十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