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启动 > 正文
 

张士锋:资产证券化 银行风险减震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16:14 新浪财经

  张士锋

  曾对世界金融发展和改革发挥重要作用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掀起了盖头”,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能起到银行风险“减震器”作用。

  资产证券化能分散银行资产的地区或行业风险。我国银行一直以来传承着严格意义
上的行业分工,这种“惯性作用”使得银行贷款客户相对集中于某一地区或一些行业,一旦出现地区或行业经济波动,银行经营风险不可避免。而资产证券化既可以使银行继续维护传统客户的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又可以将这些潜在的风险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还可以投资于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资产支撑证券,从而实现资产结构多样化,分散地区或行业风险。

  资产证券化能有效控制银行的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银行资金来源一般以短期为主,而资产特别是贷款资产的长期性特征非常明显,甚至经常出现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年以上期限的贷款业务。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使得处于经济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银行经营风险加大。银行实行资产证券化,既能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自身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各种贷款业务,又能针对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需要,使得不具备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通过转化为抵押证券实现流动,从而实现资产负债期限的合理匹配,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资产证券化为化解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带来的金融风险、缓释金融危机提供了路径。标准普尔认为,按照2002年年底官方公布的平均25%的不良贷款率,估算国有银行在没有新增不良贷款的条件下,平均不良贷款下降到15%大约需要6年时间。但如果出现新增不良贷款,即便量很小(比如占银行全年贷款的1%),也可能使销账的时间延长到10年左右。由于我国法律限制,银行贷款出售对象只能是金融机构,买方数量少且不够广泛,多采用“一对一”处理方式,速度慢且价格机制局限性很大,因此巨额不良资产成为深化国有银行改革的“拦路虎”。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对符合要求的不良资产进行评级、信用增级、发行资产支撑证券等,得以充分利用各种资金力量,通过市场方式对巨额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从而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降低国内银行竞争力不足带来的金融风险。在中国金融服务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内银行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严峻挑战。由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菲的收益水平,因而有可能成为外资金融机构竞相争夺的“富矿带”,成为外资金融机构抢滩中国市场的一个重点。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缩小差距、占有份额,提高竞争能力。此外,资产证券化为民营资本向银行与金融领域渗透,从而形成“鲶鱼效应”竞争力提供了可能。证券化资产投资人对资产内容的要求和喜好影响银行贷款发放标准,因而,信贷资产证券化既能满足民间资本持有银行信贷资产的要求,又能将民营企业的机制与管理优势向国有银行传导,进而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