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亮:中国股市为何要解决股权分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7:14 新浪财经 | ||||||||
常永亮 解决股权分置的试行方案正如火如荼。解决股权分置的目的却为人们所淡忘。 解决股权分置,要解决的是A股含权的兑现,它惠及的应该是7000万股民。要做一个网上调查的话,至少50%以上的流通股民害怕全流通。
解决股权分置实现全流通,要解决的是法人股权的资源优化配置这个现代企业最根本的公司治理问题,笔者却可以断定,90%以上的企业高管、地方政府要员想的是权力资源的兑现问题。 解决股权分置,要挽救的是中国股市制度性缺陷造成的政府信任危机和社会信用缺失。100%的市场人士却都怀疑管理层要在全流通中将国企的不当得利“合法化”。 解决股权分置以及实现全流通,是要实现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实现股市运行的法制化与规范化。而几千种解决股权分置的设计中,却少有对于两类股权处置合法化的思考。如果有了,可以想见的局面是众口一词的“不通国情!”、“得寸进尺!”、“书生意气!”之类的斥责之声。 上述这些观念意识上的需求对于全流通本质的异化,成就了张卫星“定股”、“定价”全流通方案的可行性。也许历史将证明在一定背景下的这一方案的博弈均衡性和可行性。但历史将不会证明目标含混、限定条件下的改革方案能够铺就通向明天的和谐大道。 中国股市的弊端是与生俱来的,却是在市价减持国有股、法人股的一意孤行中放大的。因而就有管理层人士和市场人士把弊端放大后凸显出来的矛盾认定为是中国股市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以短距离视线看待并着手解决中国股市长远的发展大计,显然这样的视力是不能胜任瞻望大局的。就像我们仅仅为了挽救国企,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股市,不但至今国企没有从体制上得到挽救,还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一个世纪死结一样;就像我们仅仅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就按股权分置的主板市场照方抓药复制一个中小企业版,不但没能扶植起一个像样的高科技先进企业,反倒教唆了一大批圈钱接班人一样;就像我们仅仅为了解决大股东非法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就设计一个“市价以股抵债”方案,不但没能解决,反而助长了大股东的侵占行为一样;……中国股市管理者的全套设计思想、思维视线,如果仍然是紧紧盯着现阶段政府行政的需求,而置真正的市场需求于不顾,那么我们推出什么样的救市政策、什么样的改革方案都将是应付一时饥渴的功利行为,很快的时过境迁,我们刚刚背到身上的“军需物资”就会又成了累赘。 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设计不是市场的产物,而是行政之手装配出来的行政工具。股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工具,股权分置的设计要完成的却是一项政治任务,而不是经济筹划。在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政治任务不可避免地要借用经济运行的工具来实现其目标。政治与经济在特殊背景条件下的嫁接,培育出了下一个时代的股市怪胎。既然行政之手是怪胎的始作俑者,清除怪胎自然是“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简单的道理市场人士自然会是十分清楚的。 然而我们那么多的市场人士和投资者都在倾注了心血设计着自己的市场化股权分置解决方案。这一感人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因为这是一项可获取诺贝尔发明奖的世纪难题,也决不是张卫星们不知道行政之手搞出来的怪胎靠市场之手清除是在勉为其难,实在是因为下层百姓和市场人士了解了太多的管理层的心结。他们太希望在不触动我们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不使我们的管理层太感难为情的条件下,安然而平和地清除怪胎,走出磨难。人们的用心是良苦的,动机是善良的。然而经济规律是无情的,是冷冰冰的东西,善良的动机可能无助于激发经济规律对我们行政过失的同情与体谅。 暂且把市场人士和投资者的拳拳之心放在一边。就我们行政管理者自身的行政经验和智力因素来看,搞清楚几千种股权分置解决方案中有哪一款方案能够代替自己的行政之手清除自己培育出来的怪胎,应该不是难事。如果出于公心和责任心,我们的行政管理者应该能够察觉到:自己的仗义之手不伸,市场上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手不管用心如何,早晚还是要给自己添乱,给市场添乱的。 张卫星们的市场化解决方案神通再广大,在以下三个方面还是解不开行政之手系下的死结的: 一、解决股权分置没有多赢方案,市场之手终将无能为力。 市场行为必定是市场各方协商一致的行为,即各方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利益需求。中国股市14年的股权分置运行方式造就的是一个完全的单边市——融资方都得利,投资方都破财。得利者得的是非法之利(不合企业法),破财者破的是遭劫之财。解决股权分置要清除的正是这样的不法的单边市。形成不法的单边市是行政之手使然,而不是得利者公然的违法行为促成,这是中国社会独有的政法现象。鉴于此,得利的融资方有理由依据行政制订的游戏规则认定即成的发财方式和既得利益是自己权益的固守底限,破财的投资方有理由依据法律认定自己遭劫的财产应该得到偿还。双方利益的底线存在着大部分的重合,纠缠不清,解开这个死结显然不是市场之手能够胜任的,双方合理合法的利益底线廓清,当之无愧地还是要行政之手来做出裁判。 二、行政眷顾酿成畸形市场,市场之手无解技术难题。 股市真要正本清源,行政干预错了多少,就要纠正多少,全错了就要彻底回头。行政部门不认的错,市场人士又如之奈何呢?我们的市场人士一边等着政府以老套路推进大盘股上市,帮着国企继续圈钱,一边闭门设计着股权分置解决方案。连认了哪些错,想改哪些错,改到什么程度,我们都没摸到门儿,就一厢情愿地设计起来,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就是对上了政府的心思,也对不上流通股民的心思。畸形的市场,给人们留下的是嫁接思维的难题,而不是技术的难题。仅仅四年来的行政之手昏招迭出给市场带来的混乱,就早已超出了市场方式能够解决的极限。难纵然是难,但它绝不是技术上的难题。有效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靠技术设计,绝对的无解!还是那句话,解股权分置这道题,离不开政治家的大智慧。 三、追溯补偿的妥协,是市场之手的知难而退,而不是管理层的福音。 阅尽千款市场化解决方案,几乎无一不是“时点起步,既往不咎”式的伪补偿方案(流通股的历史追溯定价虽有历史补偿的含义,但却是狭窄的,随着全流通的实施过程,它的补偿内容将被局限于流通盘扩大的损失补偿。如果定义了它的价值确认功能,则它的历史补偿含义可以忽略不计)。股权分置消除后,两类股东合二为一,流通股东“自此”拿到了与出资额相对应的股份,非流通股东“自此”让出了多占的股份,市场“自此”实现了股权公平——全部都是“自此”!那么“此前”呢?毫无疑问,“此前”的追问是杠头人士的不识时务!然而令人生疑的是,数千名设计者里面就没有几位杠头吗?真没有杠头,对市场,对行政,自然都是好事。然而管理层对此能够放心吗?我们花费这么大的决心和代价解决股权分置,到头来没有换回社会对于政府的信任的话,我们值得么?而要找回政府的失信,如果7000万股民14年遭劫而失的万亿财富就让它“过去的就过去了”,那么丢失的信用还能够找回吗?事实上不可能是数千名设计者里面没有杠头,而是杠头也开始识时务了。他们把追溯补偿当成了与虎谋皮,知难而退了。也许这对尽快给中国股市一个说法,不失为明智之举。但管理层不应该轻松,解决股权分置的设计过程中,政府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难道我们看不出不祥之色吗?追溯补偿是观念性补偿,也是市场真正捐弃前怨,轻松上路的必要条件。让市场看出我们的真心,还需要我们自己有所作为。 放弃多赢祈求,停止行政眷顾,明确追溯补偿,这三点,市场化的设计是无能为力的。死结既然是我们行政之手结下的,它在别人手里是死结,在我们手里就不会是死结。该我们出手的时候,我们当仁不让地出手,大智大勇的桂冠谁也摘不走!换来中国股市真正的凤凰更生,最受益的肯定还是我们政府管理层。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