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铭:询价制使新股发行更具弹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16:31 新浪财经 | ||||||||
曹中铭 经过初步询价,中材国际的询价区间为7.00元/股-7.53元/股,累计投标后发行价格定位在7.53元。参与中材国际初步询价的43家询价对象的报价区间从每股6.00元到每股9.15元。有40家询价对象的报价上限在7.7元以上。报出最高报价9.15元的是中信基金,第二高报价是嘉实基金。跟此前华电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询价结果不同的是,基金与券商对中材
中材国际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6000万股,最终确定本次发行总数量为5800万股,中间相差200万股。中材国际弃高就低的结果得益于询价对象的报高价。自华电国际询价过程中暴露出询价对象报价随意性强、报价行为缺乏诚信两大明显问题后,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对询价对象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若干要求的函》,对询价对象的报价行为“约法四章”,其中规定“初步询价时的报价与累计投标时的报价必须具有逻辑一致性”。 华电国际和黔源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上市首日的表现说明,在询价制下,新股存在较大的获利空间。正因为如此,为了避免出局和分得新股的一杯羹,又要保持“逻辑一致性”,询价对象的报高价也就在情理之中。而竞相报高价的结果,则无疑提升了新股的询价区间,相应地提高了新股的发行价格。根据招股说明书,发行人对资金的需求是一个“定量”,在此种情况下,缩减新股的发行数量成为其中的一种选择。否则,不仅会被市场所诟病,而且还会获得上市圈钱的“美名”。 中材国际的弃高就低只是表现出新股询价制度“弹性”的一个方面。在询价第三股南京港(资讯 行情 论坛)的发行过程中,34家询价对象报价仅有2家机构的报价上限落在7元/股-7.42元/股之间,另外30家询价对象报出的价格上限均高于7.42元/股,其中3家基金公司的报价上限更超过9.3元/股。但是,最终的询价区间却为7.00元/股-7.42元/股。这个结果大大出乎市场的意料之外,因为如果南京港参照华电国际和黔源电力以询价对象报价区间的上限平均值来确定询价区间的话,其上限要高于7.42元,其最终的发行价肯定也要高于7.42元。那么,南京港的发行市盈率就有可能超过20倍的市场“底线”,与此同时,其募集资金将会超过2.8亿的项目需求。南京港的弃高就低其实体现了询价制发行新股“弹性”的另一面。 显然,无论是南京港在发行价格上所体现出的“弹性”还是中材国际在发行数量上所体现出的“弹性”,都是以满足发行人的项目资金需求为前提的。去年下半年上市新股“破发”现象大范围出现,除了与当时的低迷行情有关之外,发行价的高企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证监会实施新股询价制的目的,就是希望新股的发行价格能够真实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能够询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以避免原来那种高溢价现象的发生。发行数量上的缩减于市场当然是有益的,然而,在询价过程中,询价对象为了各自的利益竞相报高价的行为,必然导致发行价格的提升,如此询价是不是真的能反映股票的内在价值?是不是真的能够询出一个“合理的价格”呢? 透过询价制在南京港及中材国际上的表现,可以看出,询价制更有利于发行人的融资。除了华电国际因询价对象“枪打出头鸟”压低发行价导致其募集资金存在缺口之外,其它三家的项目资金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而南京港和中材国际弃高就低所表现出的“弹性”也说明,在利益的驱使下,询价对象的竞相报高价成为不可避免,这也是新股询价制度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南京港和中材国际的表现无疑会在市场中起到“示范”作用,使新股发行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因为询价区间是根据初步询价结果并综合考虑发行人项目资金需求情况、所处行业、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及市场情况等来确定的。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发行数量来募集所需的资金。试问,如果中材国际的询价区间过低,会缩减200万股的数量吗?而在大势向好的情况下,则可以在发行价上弃高就低来保证募集资金的足额到位。尽管证监会推出询价制是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的需要,但却折射出中国股市是为融资者服务的,再一次折射出“圈钱”乃中国股市的本质。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