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正文
 

韩强:证券市场需要科学发展观(18)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5日 17:06 新浪财经

  韩强

  (四十九)证券市场功能变味

  如果有人问:证券市场的功能是什么?现在会有人说“直接融资”,不错,证券市场是有这个功能,但是这不是证券市场的唯一功能,更不是主要功能,因为证券市场是通过
流动,使资金向优良行业和企业集中,而且这种集中本身又是流动的,因为企业处在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之中,所以不同时期,优良行业和企业也是变化的。

  1999年以前三大证券报对于股市的提法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虽然没有做到,但在理论上是对的。那时股票发行也少,价格也不高。但是1999年以后的提法是“证券市场为国企服务”,结果出现了超常规的新股发行。2004年初的提法是“扩大直接融资”,实际上一些公司把股市当成了圈钱的场所。

  正如水皮说的那样:

  如果主板为国有企业解贫脱困服务,中小企业板为高风险民营企业变现提供通道,那么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在上市发审环节就出现王小石式的把关者,那么,“三公”的市场秩序也无从谈起,更不用提之三、之四、之五、之六了。

  谁都知道,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的债权人,银行吸收储户存款,但具体个人并不知道银行把款贷给了哪家企业,所以个人与企业没有直接关系,银行要对储户负直接责任。企业发行股票或企业债券,个人就成了股东或企业的债权人,这是具体人与企业的直接关系。债券发行要有金融机构担保,还要还本付息。企业还不了债,就由担保机构还。股票不还本付息,只分红。如果你想退出只能卖股票。现在提倡的“直接融资”主要是指股票,很少发行企业债券。

  所谓“扩大直接融资”是为了减轻银行贷款形成坏账的压力,却忘记了买股票的虽然是个人,大量资金沉淀在股市里影响消费。再说直接融资,也不只是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也是直接融资,但是债券要还本付息,股票不还本付息,所以热衷于发行股票,实际是八仙过海,想方设法圈钱,就算是圈钱,也要看一看市场的承受力,现在不少大盘准备发行,实际是竭泽而渔,股市已经无法承受了!

  (五十)上市就能解决银行的问题吗?

  2004年,银行上市成了热门话题,似乎一上市,银行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什么充实资本金,降低不良贷款百分比等等,好象一股就灵。其实,这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银行出现的问题是管理不规范,即使上市,管理不规范,仍然会问题。王雪冰被双规是因为中国银行纽约分行的违法交易。现在,喊“上市”最响的建设银行,又出了张恩照辞职事件,据说是因为涉及贷款回扣,两个行长出事,建行和中行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出事典型。

  1月31日晚间,中国银行在网站上紧急公布了黑龙江分行河松街支行诈骗案的最新状况,并披露了一系列加强内部流程管理的措施。

  有关报道称此次中国银行巨额存款神秘蒸发的窟窿已超过10亿元,据传,还有其他存款大户的资金下落不明。有三亿余元是黑龙江辰能投资公司的;三亿余元是东北高速(资讯 行情 论坛)的,还有一亿七千万元是黑龙江省社保局的……。

  3月23日《财经》杂志报道:

  2004年11月初,“728系列案”基本清晰,案件共涉及山西省辖内银行分支机构近20家,涉案银行主要为农行、建行、交行、中行,被卷入转账等非涉案业务的银行则更多;涉案金额近10.38亿元,其中山西证券公司、山西智信网络公司、深圳广赢投资公司、山西万通资产公司等四家“山西证券系”企业共丢失银行存款本金约8.8亿元;另有数家企事业单位超过1亿元的银行存款丢失。

  上述案件的情节和手法基本雷同:各大银行的基层分理处为了完成总行的存款任务,同时更为了另辟财路,均采取了高息吸收大额资金、转而用于高利贷或不法投机,这成为基层行“经营的奥秘”——典型的“以违规求发展”,同时以“发展”为名谋私利。

  看了这些报道,人们不禁要问:假如这些银行是上市银行,又会怎样呢?不仅储户的存款安全性受到威胁,而且买了银行股的股民也会遭殃。所以,银行的根本问题是严格管理。

  (五十一)原建行郑州分行及郑百文让股民吐血!

  郑百文巨亏是2000年以来的典型事件,其实这是原建行郑州分行及郑百文向股民转嫁危机的典型事件。

  2000年10月新华社记者谢登科的文章指出:1997年,建行为郑百文开具承兑总额突破50亿元,郑百文一举买断长虹两条生产线的经营权。这种模式后被推广到郑百文与其他厂家的业务中。三角关系建立后,家电公司立即成为郑百文下属,各专业分公司中的“大哥大”和业务量增长的主体。迄今为止,郑百文拖欠银行债务的90%以上仍然在家电公司。……1998年春节刚过,建设银行郑州分行就发现开给郑百文的承兑汇票出现回收难,此后的半年间,累计垫款486笔,垫款金额17。24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发现,原建行郑州分行与郑百文签订的所有承兑协议,不但没有任何保证金,而且申请人和担保人都是郑百文,担保形同虚设。总额达100多亿元的银行资金,就这样被源源不断地套出。(《郑百文: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2000年10月30日)

  11月17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的文章《“黑”的背后是什么》说:“1998年下半年起,郑百文设在全国各地的几十家分公司弹尽粮绝之后相继关门歇业。数以亿计的贷款要么直接装进了个人的腰包,要么成为无法回收的呆坏账。但与企业严重资不抵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百文’养肥了一批腰缠百万甚至千万元的富翁。任职几年,郑百文某分公司的一名经理便拥有了价值上百万的宝马轿车和北京罗马花园300多万元的豪宅。’至于20多亿的银行垫款都亏在了哪里,花在了哪里,竟无人能算得清楚。”

  我们再看《证券市场周刊》的一个报道,郑百文事件主要有两大压力:

  第一,建行方面有关人士就提出:“我们为郑百文事件处理了7个人,郑百文的政治账是不是也该算算了?! 

  第二,若第一家破产的上市公司出在河南郑州,当政者如何作想?(《新华社为什么和郑百文“过不去”》《证券市场周刊》2000年11月13日)

  很明显“建行为郑百文事件处理了7个人”,说明它是有责任的。什么责任呢?银行是国有的,是人民的,存款是储户的,当“申请人和担保人都是郑百文”,100多亿元的银行资金,被源源不断地套出时,有人考虑过人民的利益吗?因此原建行郑州分行不仅应该承担法律责任,还要承担经济责任。

  这起银行违规贷款、上市公司管理混乱的事件,如果没有“银行作后盾”能发生吗?众所周知信达是处理建行的不良资产的,信达绕了个弯子,让中和应泰出面进行郑百文的“重组”。从2000年10月到现在,五年过去了,有谁能说清原郑百文的账目呢?连参加重组的“信达”也说不清楚。请看: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陈大会与信达委托的中和应泰董事长金立佐的一段对话:

  陈:这个在不能重组的情况下,郑百文又不能破产,从三月份一直到现在,从你们提出申请一直到现在,损失是多少?

  金:这个损失呢,确切的数字很难说,为什么呢?因为是这样子的,郑百文的会计控制和内部的帐目控制都是乱的。

  看了这个报道,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既然信达是为银行清理不良资产,就应该彻底搞清账目。有谁能说清郑百文的账目呢?我们要问:原郑百文一系列的造假活动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银行方面要负什么责任?各级监管部门应该负什么责任?这一切都没有说清楚,就提出了一个让股民无偿拿出50%股权的方案,经过两年,居然由证券登记公司出面,直接把股民50%的股权划给了重组方。这简直开创了世界记录,天天喊“国际”,“国际”上有这样的典型吗?

  当我们考察原郑百文事件的时候,特别提醒大家注意新华社记者的文章:“原建行郑州分行与郑百文签订的所有承兑协议,不但没有任何保证金,而且申请人和担保人都是郑百文,担保形同虚设。总额达100多亿元的银行资金,就这样被源源不断地套出。”

  我们还提醒大家特别注意《财经》杂志的文章:各大银行的基层分理处为了完成总行的存款任务,同时更为了另辟财路,均采取了高息吸收大额资金、转而用于高利贷或不法投机,这成为基层行“经营的奥秘”——典型的“以违规求发展”,同时以“发展”为名谋私利。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银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范管理的问题,而不是如何“上市”的问题,因此在今后两三年内银行应该形成一整套严格管理的措施。也许有人说,先上市再规范不也是一样吗?我们要说不一样,因为公司的质量是上市的先决条件,所谓“先发展再规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一种含糊其词的说法,去年以来,大面积的上市公司危机爆发,已经说明了“先发展再规范,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执行会上谈到证券市场的五点意见,第一条就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是根本。”所以我们认为,无论是拟上市的银行,还是其它公司先看一看自己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在质量上真正具备了上市条件?要从大局出发,“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无论是A+H,还是所谓的“询价机制”都是形式,重要的是内在质量。我们希望管理部门严格把关,无论是哪家银行,或哪个公司,在三年内出现重大事件的,一律免谈上市。我们的证券市场必须加强法制。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2888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