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辉:如何化解中国股市最大矛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 18:32 新浪财经 | ||||||||
刘兆辉 什么是中国股市最大的矛盾呢? 用哲学上的话说:矛盾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永远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不可消亡。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万世万物正是有了矛盾的对立与斗争,才能向前发展。股市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证券市场的矛盾。 中国股市的矛盾更多的是人为的因素形成的,而且人为导致的矛盾根本就可以避免出现的。笔者曾经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来形容荒唐的中国股市。管理层一方面喊“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用渐进式下跌的手段搞“国际接轨”搞“市场化”,结果股市不断下跌,不断价值回归,市值不断缩水,投资者不断亏损。于是管理层又不断出台救市政策,但管理层救市的同时还不忘国际接轨、大规模扩容,到最后就连管理层自己也糊涂了,究竟这个市场要不要救市,要不要接轨,这个市场要不要政策市呢?究竟应该如何处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国际接轨”之间的矛盾呢?“政策救市”和“国际接轨”在当前竟成了困绕中国股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论证中国股市必须“政策救市” 中国股市跌了多少?1000多点啊 !十四年股市又给了投资者多少回报呢?是一万亿——负的!投资于中国股市的投资者无异与遭遇了一场浩劫。中国股市之所以出现如此罕见的大熊市,是和中国股市制度缺陷导致的“制度掠夺”。在管理层一开始垄断新股发行的非完全市场化的市场上,这个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市场从来就没有形成成熟市场的市场调节,这个市场从一开始就没有做空机制,这个市场至始至终没有真正的实现价值发现功能。所以这个市场的IPO从来就没有同股同权过。这个市场的股票价格远远高于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的价格。而中国股市的“制度掠夺”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同样的股票非流通股东出资一元钱一股,而流通股东就要出几元、十几元、几十元的价格。据统计十四年来中国股市的流通股东平均每股出资是非流通股东的4到5倍。这使得中国股市全输成为必然! 由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掠夺”使的投资者的财富通过上市公司高价发股,都进入了发起人股东手里(即非流通股东),而中国股市80%以上是国有企业,国家明显是中国股市不公平游戏中的既得利益主体。这就是每次股市低迷到一定程度管理层都要出台救市政策的原因。这是混沌的中国股市最简单的平衡机制。中国股市的必然救市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是简单的国际接轨论者所不能理解的。国家救市是股市不合理游戏规则的平衡手段。维持的是中国股市大公道,维护的是国家公信力。政策救市或者说政策护市、托市,都是保护二级市场的总流通市值,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手段。 论证中国股市必须“国际接轨” 既然中国股市的多输是因为“制度掠夺”造成的,那为了彻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杜绝新股发行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杜绝非流通股东一股出资一元,流通股东一股要出资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不公平,这就要最终实现国际接轨。只有实现了国际接轨才能实现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定价的合理性。只有实现了国际接轨才能让我们投资者买到1.61元的中国石化(资讯 行情 论坛)。而具有中国特色市场,同样的股票我们却是以4.22元买的中国石化,几乎是完全市场化投资者三倍的价格。所以最终股市最终实现国际接轨,是为了保护以后投资者的利益。 从成熟的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价值发现功能,优化资产配置功能和国家经济晴雨表功能来看,中国股市应该具备的功能几乎一样也不具备。国有股不流通,几乎不能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中国股市新股发行不是市场化发行,也不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我国股市和国际成熟股市的融资额度简直是天壤之别。没有做空机制的股市也不具备价值发现的功能。连年下跌的股市更不用说国家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而股市就是要背道而驰。中国股市长远来说是必须要实现国际接轨,实现全流通,实现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实现做空机制,实现市场化发行新股的。而从现在的市场到国际接轨市场的过渡,是需要一定的手段和技术的,靠简单的下跌接轨根本就是没有科学含量的短视行为。 如何化解中国证券市场的矛盾 其实问题很清楚了,回头看,几年来管理层所奉行的“国际接轨”表面上是为了以后证券市场的公平合理,实际上是对以往“制度打劫”责任的逃避。就好象发现了抢劫横行,于是为了不再发生抢劫,竟然从国际引进了财富登记制,竟然对强盗抢劫来的财富也予以登记保护!而且还用“退市制度”迫使被抢劫一空的人强行“破产”退市! 十四年的中国股市是“制度打劫”造成了投资者全输,而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还投资者以往因“制度打劫”的公道,管理层开始救市。但为了以后不再发生“制度打劫”我们的管理层几年来的“国际接轨”,试图改变以后的游戏规则公平、公正,不再出现“制度打劫”。但我们的管理层忽略了要国际接轨就要损害投资者的利益,结果我们的政策救市和现在的国际接规就自相矛盾了。 其实中国股市的政策救市和国际接轨之间的矛盾根本就可以避免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大的公平,国家的公信力就必须政策救市。为了以往的“制度掠夺”不再发生,完全可以在现在的政策环境下,搞相对公平的新股发行和相对公平的已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我们知道政策救市的结果就是干预了市场的价值中枢,这就使我们的市场更加不具备给资产定价的功能。而以这个市场定价,搞所谓国际接轨的新股发行IPO,实质上就是“制度掠夺”的继续。既然政策救市是必须的,国际接轨也是必须的,那么完全可以搞政策救市下的国际接轨的新股发行。比如参照国际股市市场定价的华电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的发行。发行定价按国际接轨的价格(没有H股参照的股票可以按香港市净率1:1的水平按净资产价发行),按国际接轨的发行价格低定价发行新股,这是一步到位的国际接轨。这样就杜绝了政策救市下“制度掠夺”的继续。而按照投资者市值100%向投资者配售,这又是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是和政策救市相一致的。 中国股市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前提下,即政策救市的同时逐步实现股市的国际接轨,而采取接近成熟股市的定价,低定价发行新股,而后采取100%按市值向投资者配售的方式发行新股。我认为这是当前化解股市矛盾的最合理有效的手段。一方面管理层可以宏观调控新股发行规模,政策救市;另一方面用较低的价格实现新股的国际接轨的发行,而且管理层100%的市值配售实现对投资者在市场扩容过程中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几年来的我们管理层所奉行的国际接轨,其实都是针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而在中国股市的大游戏中,发行股票的非流通股东和买股票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始终是不公平的。而即使是国际接轨也是需要买卖双方的双相接轨的,而不是单单针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设计的。我们为什么不设计一个谁报价低谁先发行的卖方市场化的发行机制呢?最近媒体有一篇《昆钢股份三倍市盈率发行 谁在贱卖中国股票?》的文章。三倍市盈率发行却是在别人家的市场。中国股市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廉价的股票上市来充实这个市场,整个国家有十多万亿的资金等待投资,而另一方面中国的上市公司却以比A股市场价格低的多的价格登陆别人的市场,难道不是我们的证券市场没有合理的处理市场的矛盾吗? 按国际接轨的低定(或者接近)价发行,并全额向二级市场投资者按市值配售。这个思路难道不是化解中国股市矛盾的最简单方法吗 ?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1989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