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新股发行施行询价制 > 正文
 

刘兆辉:聚焦询价制下证监会四大迷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 18:42 新浪财经

  刘兆辉

  市场询价出问题了。日前,针对部分询价对象在参与华电国际询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对询价对象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若干要求的函》。可见华电国际或多或少的出现问题了。证监会的《关于对询价对象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若干要求的函》针对询价机构提出了四项要求。

  □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报价,并对自己的报价负责

  □不得故意压低或抬高报价,不得通过任何形式相互串通报价

  □初步询价时的报价与累计投标时的报价必须具有逻辑一致性

  □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出租、出借询价专用账户

  说实话华电国际2.52元的发行价,很合理,笔者认为并没有可说的。既然让机构预询价,那么机构参照完全市场化的H股的价格给出了个2.52元的上限,应该是很正确的。但证监会认为有问题?问题在哪呢?证监会也许会认为他们的价格区间已经远离了累计投标价格空间。也许证监会认为没有问题的市场询价的预询价空间,应该是包括累计投标询价空间的。反正市场询价股市大跌已经成为了事实,今天大盘再次击穿1200点整数关,如果不是市场询价制度的本身的问题,那么就是市场询价中机构的问题。不管是哪里出问题了,我相信面对跌跌不休的中国股市,我相信证监会一定很迷惑!

  证监会迷惑之一

  如何对自己的报价负责任? 在完全市场化的成熟股市,机构要为自己的报价负完全责任的,价值一元的股票。如果机构报价偏低,就承销不到该新股的发行;反之如果报价过高机构就面临着销不出去的难堪。在完全市场化的市场里,市场是具备给资产定价的功能的。在这样的市场里是承易销难的!而在中国股市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市场,这个市场是不具备给资产定价的。然而我们的管理层偏要搞市场询价,为了不使再度出现用友软件(资讯 行情 论坛)36.60元发行天价的再度出现,管理层设计了一个预询价,这个预询价是不需要为自己的报价买单的,也就是说报价是不需要负责人的。既然有了这样的预询价,显然询价机构就可以摆脱二级市场价值中枢的制约。于是出现了2.52元接近完全市场化市场的华电国际H股的低定价。既然是预询价,那为什么又要询价机构对自己的报价负责呢,如果要让询价机构对自己的询价负责,直接就累计投标询价好了,还搞什么预询价呢?证监会难道不为自己的矛盾迷惑吗?

  证监会迷惑之二

  初步询价时的报价与累计投标时的不一致性。 在《关于对询价对象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若干要求的函》中有要求“初步询价时的报价与累计投标时的报价必须具有逻辑一致性”的这一条,显然华电国际炒作2.52元上限的现象,并没有给累计询价留下空间。这使得预询价的报价和累计投标时不一致。我们的证券市场显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市场(新股发行受管理层宏观调控,一大半非流通股不流通),因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这个市场定价是要远远高与完全市场化市场的定价的。而我们的管理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试图搞出一个完美市场环境下的市场询价。还试图预询价的报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一致。这怎么能可能呢?证监会提出这样的要求,难道不怕别人笑话吗?

  证监会迷惑之三

  如何界定低报价和高报价?中国股市的问题很复杂,证监会本身都搞不懂,又如何去要求定价机构不去过高定价,或者过低定价呢?新股预询价的高低是需要一个参照物的,就好象测量山的高度,我们以海平面为参照一样。但中国股市的新股询价我们用什么为参照呢?是以完全市场化会形成什么价格为参照吗?那样华电国际2.52元的市场定价一点也不低。是以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为参照吗?那么2001年5月18日用友软件36.60元的发行价一点也不高,因为即使是36.60元参与新股,该股上市后还有100%的市场利益。现在回头看来即使是已76元的价格参与用友软件的发行,开盘后直接抛出一样是可以获利的。而现在中国股市还是宏观调控发行速度,还是有70%的国有股不流通的。市场形式基本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市场失去信心,大量资本从这个市场撤出。而资金大规模的撤出并不能使非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和完全市场化的市场跌到一致。也就是说不管市场如何低迷,只要还要再改变供求关系,市场再扩容,或者全流通,市场还会在以前的基础上下跌!

  证监会迷惑之四

  股市为什么还在跌。也许证监会在推出市场询价的时候,已经认为这个市场下跌的幅度已经很大了。已经可以实现市场询价了。其不知在完全市场化的美国股市,由于市场政策不合理还能出现持续数年的大熊市,一样会导致经济危机出现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即使是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在危机时还是需要救市的,1988年格林斯潘在美国3000点位果断救市,就是例子。而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市场,新股发行的闸门之上仍然有数以千计的上市公司等着融资圈钱,难道不可怕吗?而现在认为跌的差不多了,盲目推出市场询价能不下跌吗?证券市场是信心经济,越是下跌越是没有信心,不要认为下跌会使局面好转,恰恰相反下跌反而使市场更加复杂。券商被接管,庄家崩盘,基金亏损,上市公司破产……中国股市正是因为下跌巨大,损失严重正面临全线崩溃!

  针对新股询价,笔者始终认为证监会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中国股市现在走的是以损失投资者利益的股价向下接轨的路线,而不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向上接轨的路线。笔者针对市场询价撰文多篇反对,但证监会还是在迷茫的接轨大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证监会要带着市场仅剩的一万一千多亿市值向深渊奔去!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1989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