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舟:华电炒上限和鱼池边的证监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7:22 新浪财经 | ||||||||
文/王吉舟 1月21日,华电的询价结果出来了:2.52元,是询价区间的上限,略高于它的H股最近均价。一个相熟的投资者昨天半夜打电话问笔者,问是不是这预示着牛市即将来临?他说,“你看到了没有,是上限!上限啊!”是的,询价开始了,未来IPO询价的结果,必然都是区间的上限,而且,炒上限,将成为中国股市的崭新投资品种,笔者这么和他说。
笔者知道他目前的处境:“上限”令这些民间投资者,如渴了三年的大象看见水塘后产生了狂喜幻觉,所以我不忍说出令他沮丧的话,况且,我明白,他给我打电话,其实并不是来听我的专业观点,他只是希望在怀疑自己产生幻觉的时候,能有个人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而已。 我告诉他:“是的,抓紧机会吧,好日子不远了,大盘过了节就不跌了。”说这个话时,我想起来小时候听过的一个革命故事:敌人在活埋革命奶奶和小孙子时,小孙子忽然对奶奶说:“奶奶我怕迷眼”,奶奶说:“不怕,只需闭上眼,过一会儿就不迷眼了”。 确实,笔者也说了个真实的谎言,因为笔者了解我这位朋友的处境,三年来他陷的太深套的太牢,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信心没了,笔者不知道他会怎么面对悲惨的现实。 去年8月31日,证监会遇到新股跌破发行价的崩盘危机时,抛出了“IPO询价新政”的征求意见稿,笔者在《财经时报》写了《三问证监会》,上书建言目前的这种局面恢复IPO时机还不成熟,询价,不是救市解药,可惜显然,笔者人微言轻。 为什么说询价不是解药呢?看看把询价当解药的人是怎么想的,自然就知道了。 证监会文件认为,一、股票是商品,商品的价格都是询出来的,有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为证,所以应该询价;二、我国的机构已经成熟,可以做对手盘,所以可以询价;三、以前我国新股长期申购无风险,目前发行崩盘说明投资者也成熟了,所以,询价是与时俱进。 这三个观点说的都是事实,但是问题是,这些年股市发生的事实太多了,只说这三个事实,恰好隐藏了另外三千个、三万个、三百万个事实,股民其实不想知道他们的询价是怎么来的,只想知道他们的钱是怎么没的,如果这钱没的明明白白,那他们都可以微微一笑,绝对不抽!可如果这钱没的不明不白,而且温水煮青蛙,一笑了之,那股民不抽才怪。 熊市是怎么形成的?另外三百万个事实已经无关紧要,有正义感的经济学家们也做了很多的理论研究,“股权分置”也写进了《国九条》。笔者是市场人士,笔者一天天的参与IPO,笔者倒不觉得“股权分置”是个因,实事求是的说它只是个果,因是什么?因是“我们都在养鱼池里”。这个“养鱼池”模型,很容易就可以说明证监会、股民、上市公司的位置和面临的形势,也能告诉我们,我们在“养鱼池”里询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如果证券市场是个水塘的话,那上市公司的IPO流通股就是鱼饵,投资者就是鱼。一个完善的市场环境,是鱼和饵的数量基本平衡的自然海域,那里的鱼是要去自己找食吃的,当得到一个饵的难度大了(价格高),它就不吃这个饵而去找别机会了,难度小了(价格低),饵会很快被鱼瓜分干净而数量减少,从而提升自身的寻找难度(价格),这就是西方市场投行与企业自然调节,询价估值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说我国的证券市场没有供求关系生效的基础呢?因为我们这里,就象渔夫喂鱼的养鱼池,所有的饵都拿在渔夫(证监会)的手里,由他按照计划,一个个的抛进水(拿批文),供鱼争食,因为饵长期供不应求,因此,饵成了寻租市场,就有许多假的没有营养的饵滥竽充数,王小石这样的渔夫开始寻租捞钱,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自然海域好的多的哄抢形势(超额认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寻租盛行,劣货驱逐良货,鱼饿死的越来越多(股民和资金大量的损失),水(市场)里形成了恐慌气氛,鱼纷纷离开池塘去寻找其他的出路,因此,忽然就出现了扔进去饵,没有鱼来抢的危机(苏泊尔(资讯 行情 论坛)以后的发行危机),于是,渔夫就说:现在,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了,鱼已经成熟了,咱们开始询价吧,但是,鱼饵还是由他来发的,那么,想通过这种改革措施,把这个市场由养鱼池生态变成海洋生态还有可能吗? 十来年下来,证监会也很郁闷,他要承担多重角色,既要发饵,又要监督鱼和饵,还要负责维持繁荣,更要承受社会舆论和经济学家们的诅咒,2005年,他站在池塘边精神分裂了,他的第一个声音说:“要积极解决股权分置,A股要含权”;他的第二个声音说:“股权分置要考虑各方的利益,不能单独偏袒一方,C股是挂牌,挂牌不是上市,证监会将不再救市”;他的第三个声音说:“C股严重干扰股权分置的解决,挂牌就是上市,必须叫停”;他的第四个声音说:“赶紧IPO吧,门口排队的企业家们要挤出人命了。” 华电是幸运的,因为它终于排完了长队。华电是不幸的,因为它的募集资金居然不够它的计划投资。华电是坚强的,它说不够就不够吧,我们接受市场的选择结果。华电是聪明的,它知道反正是股权分置,不圈白不圈,知足者常乐,19个亿真金白银落袋为安。 可是,华电开了个什么头呢?华电以事实告诉市场的各方什么信息呢? 告诉上市公司,询价也是可以接受的,反正不圈白不圈,真金白银落袋为安。 告诉基金,预询价时要狠恨地砍价,把询价区间压下来,累计投标时往上限投必然中标,然后二级市场的恢复性上涨可以使自己获得利润。 告诉股民,有一个新的机会到了,就是炒上限,它其实是基金们替散户压下来的甩卖价格,它实质上是二级市场的下限,以前跟庄,现在跟基金的机会到了。而且,只要大家都来炒,以前套牢的股票,就有希望趁乱解套了。 炒上限,是笔者的朋友给笔者打电话的唯一收获,笔者知道,饥渴的大象扑向的,不是一塘水,而是一塘鸩酒。但是毕竟都是液体,管他是投机还是投资,管他是股权分置,还是全流通,只要有价格差可博,他就有希望、有幻觉、有机会。 只是,笔者自己也猜不中这种即将启动的新一轮繁荣,能持续多久?猜不中股民和基金手里的真金白银,能维持这个击鼓传花的过程多久?如果非要加一个期限,希望它是一万年。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82619898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