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阿蒙个人专栏 > 正文
 

阿蒙:美圆后时代的诺氏预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8日 12:36 新浪财经

  【内容摘要】:近年,美元贬值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共同话题。贬值背后,所谓“要世界埋单,考验政府智慧”,特别是考验中国政府智慧或套牢中国政府不绝于耳。细想一下,岂不与“债多不愁还”的无赖逻辑特殊途同归吗?在舆论的鼓噪里,干吗不瞧瞧美元贬值除狰狞外,还有其“中干”的一面呢?。在这里,美元贬值是否昭示:一个帝国正在走向没落?由此,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的“诺氏预言”。诺查丹玛斯是法国十六世纪的预言家、占星术家、医生,他所撰写巨著《诸世纪》因准确预言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世人瞩目。虽然诺氏
观点和推论有许多荒谬,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其验证“苏联只有73个年头”,再次引起世界轰动。1556年,他在《卢瓦卢对话录》里预言1999年7月天空将出现巨大十字架,一切灾难都引发于这个十字架,灾难之后人类文明将终止。万幸的是,这次预言落空了。1566年7月1日,他预言“明天之后再也看不到我了!”,第二天中午便与世长辞,享年63岁。尽管,诺氏预言因“落空”而终结,但其在事物认知上却给人以启迪,即想别人不敢想的。过去,苏联只有73个年头;今天,若以1945年算起,美国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帝国,也快有60个年头了,离“73个年头”又还能够有多远呢?美元贬值,意味美圆独霸世界即将成为过去。那么,今日强悍之美利坚会否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呢?

  阿蒙

  贬值目的在于自保

  12月1日,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比价一度跌到1比101.86,为2000年1月以来最低点。12月3日外汇市场上,美元汇率下跌势头不减,欧元对美元汇率再次创下1比1.3455的历史新高。高盛报告预计,美元汇率可能会进一步下跌15%-18%:即欧元兑美元(资讯 论坛)将升至1.53-1.57美元,美元兑日元(资讯 论坛)将跌至87-89日元。高盛表示:“美元跌势没有接近结束;而根据美国外贸基本面情况,美元的贸易加权汇率可能会再下跌15%-18%”。国际经济研究所IIE指出,美元必须再贬值15%,才能降低美国经常账赤字至可以承受的水准。汇市影响的不仅是企业利润的真金白银,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也在这起伏的汇市中进行着一场较量。可见,美元的贬值是美国出于修正“双赤字”和振兴国内就业等为目的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已经连续两个月意外走低;赤字方面,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困扰着美元,数据显示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正在减小。

  上月末,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布什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强势美元有利于美国经济,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布什对外国领导人和企业界人士表示,他将和国会一道努力来削减美国的短期和长期赤字。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讲话暗示,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必须得到改善,言下之意是说要想削减经常项目赤字美元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格林斯潘警告:全球投资者向美国提供资金来填补其经常项目赤字的意愿迟早会到达极限,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及投资的净流向中就可以看出这一趋势。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债券等美元资产不可能永远地按近期的速度增长下去。总有一天,外国投资者会停止增持美元资产的做法,到时候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会成为越来越难以承受的负担。他暗示,解决经常项目赤字问题需要美元贬值。解决经常项目赤字的最佳途径便是减少美国的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侵蚀了美国寥寥无几的家庭储蓄并增加了美国对境外资金的依赖。

  此次美元贬值的流行说法是,美国要让全球人替美国巨额的财政赤字买单,《美元高估和世界经济》一文谈到,为了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比如要把美国的贸易逆差从占GDP的5%降到占大约2.5%的水平,美元需要继续贬值20%-25%,世界其他国家应该与美国一起承担美元调整的成本。中国学者认为,美元正在贬值,然而美国政府又不愿意美元大幅度贬值,所以希望其他货币升值来减缓他的贬值压力。美国的老百姓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美国的公共部门财政赤字会一直持续下来,当美国国内储蓄低于国内投资时,美国出现了贸易逆差。买办学者认为,在1999-2000年间,新经济骗局怂恿全世界其他地方购买美国的技术资产。直到现在,亚洲的有价证券组合投资者仍然持有大量的不值钱的那斯达克股票,欧洲跨国公司拥有很多美国技术公司,这些公司均负担着巨额沉重的债务,并且收入很少。在IT技术经济泡沫破裂以后,美联储大刀阔斧地削减利率,引起了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大约到了4%-6%的范围。此刻,美国国债市场重整旗鼓吸引国外购买者,用所筹资金来支持美国的消费和美元的强势。现在,当美国掌控的国债降至最低点的时候,美国试图贬值它的货币——美元,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维持它已经被抬高的消费,这将转化成为外国投资者持有数以万亿美元计的美国金融资产的成本。

  比较看待影响中国

  (1)、12月1日,欧元对美元比价连续创历史新高,一度升至1欧元兑1.3336美元;日元对美元也升至102.51日元兑换1美元,创4年8个月来最高点。目前,欧元的地位在上升。今年5月1日,欧盟接纳10个中东欧国家成为欧盟成员国,从而形成一个横跨东西欧25国、人口4.5亿、GDP约达10万亿欧元的新联盟。在对美元走软的担忧不断加剧及由此引发的美欧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德国呼吁全球制定一个计划,旨在避免可能发生的外汇危机。德国的呼吁彰显出欧洲目前的不满,美元走软使其经济遭受打击,其产品在其他市场缺乏竞争力,脆弱的复苏也面临风险。在本次会议期间,欧洲指责美国对美元的贬值无动于衷,并表示美方纵容美元下跌的立场是导致欧洲在进行劳工及监管体制改革方面不及美方希望的那样迅速的一个原因。APEC峰会期间,德国总理施罗德表示,“(美国)不可能在要求欧洲不断推行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却在解决自己的问题方面迟迟不见进展,更何况我们也在推进改革。而且,在我们看来,美国自身的一些问题也是必须加以解决的。”话虽说了,但外界反应相当平淡。

  (2)、日本对美元兑日圆(资讯 论坛)汇率走低也感到担忧,三季度经济增长几乎陷入停顿。日本财务省官员称,日本和欧元区国家都对近期的汇率走高表示担忧,因为这没有反映出真实的经济基本面。这位官员还表示,柏林会议要讨论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汇率,而且与会者除了日本、美国和欧洲之外,也还有其他国家。随着日圆兑美元汇率最近几周升至四年多来的高点,日本当局居然采取了一种令人惊讶的新策略:静观其变。日本经常为阻止或延缓日圆升势而干预汇市,但日圆最近不断走强,甚至已经超出了以前其坚守的105日圆,日本当局却没有动静。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日本现在要进行干预比较难,来自国际上的要求亚洲货币自由浮动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仍然钉住美元的中国人民币承受的压力最大。另一个考虑是:干预是否真的有效,“人为推高美元的效果是短暂的、有限的”。有一种观点认为,促使日本当局按兵不动的真正原因是日本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日本央行调查显示,为了应对预期的汇率趋势,生产商采用了非常复杂的对冲措施,从而使其能够更从容地应对汇率波动。日本政府不再像以前那样担心再出现似乎无休止的经济衰退,已经可能承受日圆比1美元兑105日圆再坚挺一点的汇率。如此,让美圆贬值美国虽铁了心,但欧日的反应并不是预想的那样强烈。

  (3)、中国自1994年以来一直将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大约人民币8.3元的水平上。面临巨额贸易逆差的美国正加紧对中国施压,要求其放松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深受美元贬值之苦的欧日也不会介意看到人民币扩大浮动幅度。虽说“天塌下来有大个子顶着”,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美元贬值是把双刃剑,中国在其中的一举一动不论何种情形,人民币任何幅度的重估不仅将对中国影响重大,而且也会波及整个世界。

  在货币形式上:(1)由于中国经济以及涌入中国的外国投资增长迅速,立即放松汇率制度将导致人民币升值。这将有助于中国抑制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以致于中国央行9年来首次上调了利率。(2)放松人民币汇率将使中国央行无需再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为其汇率制度提供支撑。减少美国国债的购买数量将减轻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美国将不得不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国债利率以刺激对美国国债的购买,这将导致美元进一步下滑,债券收益率上扬。(3)人民币放松幅度过大,比如让人民币自动浮动,将会给中国的银行体系造成震荡。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会缩水,给坏帐率居高不下的商业银行带来更严重的坏帐问题。与此同时,中国居民能够迅速将他们的资金转换成其他货币,从而进一步动摇银行体系。(4)循序渐进的方式,比如逐渐放宽人民币的交易区间,可能会缓解人们对中国改变汇率制度的担忧情绪,令企业继续对投资中国保持信心。

  在商品形式上:(1)放松人民币汇率将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下降,因现有汇率使得中国出口商品保持了较低的成本。人民币升值将减轻日圆和欧元的压力,现时日本和欧洲出口商正受到美元走弱和人民币钉住美元的双重困扰,而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强他们的竞争力。(2)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将货币与美元挂钩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也将会增强竞争优势。台湾和新加坡等地区虽然没有将货币正式钉住美元,但仍然紧跟美元走势,因此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会从中获益。(3)中国商品价格即使小幅上涨也会对大举采购中国商品的美国买家产生影响。举例来说,沃尔玛(Wal-Mart)每年从中国进口大约15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一半直接来自中国公司,另外一半来自第三方供应商,这意味著这家零售巨头的进口量占美国从中国总进口量的10%以上。人民币走强将导致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从而降低其利润率。(4)美国消费者可能会发现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价格上涨,因为中国出口商成本增加,大型进口商将被迫牺牲一部分利润自己承担这部分成本,或者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结局会怎样收场?

  为达到贬值目的,美国惯用萝卜加大棒。上月中旬,布什政府说拒绝了一项由30名国会议员提出的请求。他们指责中国政府通过操纵货币汇率在与美国的贸易中获取不当利益,并请求就此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美国贸易代表称,美国政府认为,采取这一措施将损害美国政府正在进行的、让中国改变其汇率政策的外交努力。对此,中方则表示在对中国银行和金融系统进行改革前,不能允许将中国人民币的汇率交由外汇市场决定。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布什在和胡锦涛主席会晤时敦促中国放开人民币汇率体制,胡锦涛表示他准备更密切关注中国的汇率问题,胡锦涛向布什明确承诺中国将朝着灵活的外汇体制、由市场来决定汇率这一目标迈进。但和以往一样的是,中国并未提供实现这一目标的明确时间表。

  与其同时,美国媒体造舆论说:中国在1995年开始采用钉住汇率制度,在那之后有两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使中国经济体系变得比原先复杂许多。钉住汇率现在看起来显得有些幼稚。第二,美元如今已不再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与1995年之前相比,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不仅仅是与中国间的赤字——和预算赤字已经使之变得不再是一个强大的贸易伙伴了。而且,这两方面短期内不大可能改变。美国的各个行业已经是外强中干,美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贸易的平衡。因此,人民币尝试更加合理的估值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目前讨论的升值幅度是10%,虽然这个幅度并不足以让贸易形势有多大改变,但它的确是一个好的征兆,预示中国开始像成熟经济体那样行事了。人民币升值与否,好似由他们说了算一样。

  一些机构也加入了造势行列。美国银行的货币分析师预计,中国将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小幅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将预示,中国政府可能在2005年年底以人民币兑一篮子贸易加权货币来替代目前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并预计2005年第一季度,中国将首先尝试将人民币的浮动区间从目前的0.3%扩大至3%。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副会长弗兰克.瓦戈将亚洲货币升值比作一座火山,并说如今已有少量青烟从火山口袅袅升起。长期以来,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一直在四方游说,要亚洲国家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雷曼兄弟全球外汇市场策略师称,到2005年底人民币会较当前升值5%,而其他亚洲货币的升值幅度可能会高达15%。从某种角度上讲,亚洲国家目前所面临的是一种与1997年席卷整个地区的金融危机完全相反的局面。当年,中国政府全力捍卫人民币不贬值,恰如在波涛中抛下船锚,稳住了在风浪中飘摇的亚洲之船。如今,整个地区开始寄希望于中国让人民币升值,或是寓意着经受了风暴考验的亚洲之船现已准备好要重新拔锚启航。尽管目前:从东京到汉城到新加坡,一些投资者在大量买入亚洲货币,他们料想亚洲国家会容忍其本币一定程度的升值。韩圆兑美元汇率目前接近7年来的最高水平,而日圆兑美元汇率自10月初以来也已经上涨了将近7%。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普遍预期,亚洲地区货币全面升值的大戏似乎已经拉开了帷幕,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会在明年采取行动。但这回,为捍卫人民币不升值,谁能打得了包票说:中国政府不会在波涛汹涌中再次抛下船锚呢?

  面对双管齐下,1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中国不会因为其他国家的压力而放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放在六大任务首位,2005年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些人担心,中国的外汇储备中80%以上为美元资产,多数为美国国债,美元急跌会导致这部分资产“缩水”。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计价,因此资产数额不会变,但购买力或价值则随美元下贬有减弱。也有人担心,美国会联手欧日向中国施压,但从近两月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纷纷来华访问,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何况它们与美国也矛盾纷争。另外,有学者认为世界需要美元贬值:目前,总金额达40万亿的世界经济已经失去了平衡,因此它迫切需要调整。美元贬值固然不是医治世界失衡这一痼疾的万应灵丹,但它持续一段时间有助于促发世界经济的重新平衡。换个角度看,美国贬值也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可怕和糟糕。也有人以为,就算今天的中国采取与日本当时同样的汇率制度,日本的故事也不可能重现。中国具有削减经济泡沫的独特优势,由于地缘广阔,中国企业不用像当时的日本一样向海外投资,也不用疯狂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而是可以把沿海的低附加值产业转向中西部地区发展。见仁见智,不再赘言……

  纵然“贬值”气势汹汹,世界要么两败俱伤、要么握手商量,但其中利害作为向来讲究实际和国家利益的美利坚,比谁都心知肚明!遗憾的只是,美圆的霸主地位可能很快将一去不复返了,打着美国烙印的超级大国、单边主义、世界一极也许随之被当作历史“遗迹”。真是:美圆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干吗要杞人忧天?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