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张卫星 > 正文
 

张卫星:谁将中国股市整成了植物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 11:24 新浪财经

  张卫星

  日前,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全球代言人罗伯特来到中国,在北京举行了大型的报告会。这是继世界投资大师罗杰斯来北京后又一投资大师的中国之行。笔者受活动的主办方亚太总裁协会郑雄伟先生的邀请参加了报告会并发表主题讲演,在聆听了巴菲特的代言人罗伯特先生在报告会上的讲演,详细了解了世界最伟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管理哲
学及其实践后。感到有些问题还需要商榷,在原讲话记录基础上特书此文。

  巴菲特的理念并不适合于中国股市?

  可以讲我早先投资于中国股市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读了一些关于巴菲特的投资经历的书后,才使我对股市和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这与许多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经历非常相似。

  在经过将近十年的股市实践以后,现在我感触最深的是,巴菲特先生的成功,真正是一个美国人的美国的故事。巴菲特先生是属于美国的,不属于中国的。股票投资我不认为中国会有像巴菲特那样成功的案例,我认为巴菲特的理念很难在我们的股票市场中获得成功,甚至在我们股市投资者的一生当中都不可能拥有像巴菲特那样的机会,不能拥有那样的投资土壤。这是先要明白的中国股市的现实。

  因为市场的最基础运行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从巴菲特代言人罗伯特先生的研究成果看,从世界上绝大多数投资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他们的投资成功是以长期持有几家成功企业的股票,而获得的投资财富盈利。也就是说,首先是这些企业的成功,是企业从社会中创造财富获得盈利,然后给投资人带来的财富。这应该是投资获得财富的基本模式。

  目前我们在中国恰恰把这个基本原理完全搞反了,我们现在的上市企业不是想从经营中、销售产品中,从整个市场中获得盈利回报。而是总想跑到股票市场里,用股票去把大多数社会投资者的金钱换走,而我们现在所参与的这个股票市场,正好是这些企业想用股票这种东西换民众金钱的场所。这个现实和罗伯特先生给我们介绍的文化和股市投资的模式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模仿的股市欠缺了最关键的要素

  比如我们都知道巴菲特先生投资了中石油并且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获得的很好的投资收益,但首先要搞明白,巴非特买的中石油是在香港H股市场,巴非特买后股价涨幅很大,平均一倍以上,迅速的卖出获利了。作为我们中国的普通民众,作为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可能你买不到那个价格,你没有权利和渠道去买到巴菲特先生可以买到的价位。你能够买到的价位可能比巴菲特先生需要获利卖出时候的价位还要高。比如同样的中石化在香港就是1。16元的发行,而在中国大陆股市就已经高达4。22元了。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为什么我们买不到巴菲特先生所能买到的股票价位?说到底我们的股市是一个垄断的股市,中国只有沪深A股两个市场,目前1400家上市公司不到。这种政策垄断的股市甚至可以讲是一个政治的股市、一个国营的股市,这是我们买不到可投资的股票的制度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从文化潜意识中解释一下,从整个地球的宏观角度看,我们与美国正好处在完全相反的地方,我们很多深层次的认识和意识都是反的。比如说有地方着火了,在北京就会打119,但是在美国就是911。没有人规定为什么这样?在中国股市里我们看到股市大盘是红颜色的,我们很自然的反映出来今天的股市大涨了。但是同样的颜色在美国就是股市大跌了。写地址,中国的方法是中国北京海淀区一直写到具体地点,是宏观到微观的思路。但是在美国的文化里是另外一种相反的书写思路。在开始讲演前我写了一串很简单的英文字母,就这个字母阵列当场问罗伯特先生是否认识这是什么意思?

  O I R T B

  B L E T U

  E E N W F

  R S & A F

  T R M R E

  罗伯特.迈尔斯先生当时仔细看了一会儿,说:“I don’t know! (我不知道)”。其实这个英文字母的矩阵是很简单的,就是由两个人的名字组成,一个叫做沃伦.巴菲特,还有就是麦尔斯.罗伯特他自己(Warren Buffett & Robert Miles)。不过我只是按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来书写而已。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先竖着写,但是美国是横着写,我们从右写到左,美国从左写到右(近现代我们才刚改为国际惯例)。

  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了美国的语言是由26个英文字母组成,并且我们也知道了沃伦.巴菲特先生和麦尔斯.罗伯特先生的字母拼写,我们在书写他们的名字的时候,很可能把其他文化的东西按照我们的文化理解模式写成这样的,出现了一种什么现象呢?我们自己也不认识(我们认为是英语),美国人也不认识(看不懂的英语)。我们的股市就是这种困境。

  中国股市的转型还需要许多时间

  我们5000年的文化是皇权至上的文化,从历史中我们看到太多君主封建的色彩,大约在100年以前,我们的民族走入困境。我们要寻求中国新的发展方向,于是我们向北方的苏联老大哥学习共产主义,学习社会主义,学习计划经济,到今天我们的学习进行了大约80年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接受它,所以我们叫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遇到困境和诸多问题后,我们又开始向美国学习,学习美国的市场经济,到目前我们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只有25年,我们的股市只有14年。过去我们学习苏联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时候,我们80年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接纳和融合进去,我们有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在潜意识中持续。同样我们现在学习市场经济这种来自于美国文化的东西,在中国的传统土壤里面种植市场经济,种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计划经济混合的土壤上,我不认为很短时间我们就能融合,我们要经历非常非常多的磨难。

  我们现在的这个股市,就是在一个底层悠久的5000年中华文化基础的土壤上,又经过了一个来自苏联体系的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结构上的,接种了一个称谓为市场经济的股市,天知道这个东西会长成什么样?

  当年在论述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问题时,我认为中国股市,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股市,因为它只有股市的形而没有其神。随着对股权分置问题认识的越来越清楚,就发现目前我们都陷入了这么一个困局。这个困局现在也还很难破除,过去它只有1/3是可以运动的,另外的2/3是不动的,非常类似于一个半身不遂的这么一个结构形态,但过去那1/3还是非常活泼好动的,现在经过有关部门4年多的各种中西医的诊治后,我看目前已经快诊治成植物人了。

  在美国股市诞生了200多年以后,才诞生了一个巴菲特先生,他绝对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他是一个智者,他的理念在这个世界上能够长久的存在。我们非常尊敬巴菲特先生,但作为中国人我们现在还没有那种西方市场经济的股票市场的土壤。我们开办股市走市场经济才仅仅可数的20多年,我们的制度现在还属于转型的时代,这个时代可能会很非常漫长。这是我们在投资中国股市的时候,在学习巴菲特理念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一些基本国情。我们在哪里?我们在中国!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