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原创互动 > 央行加息 > 正文
 

梁守民:中国物价上涨因素和抑制途径探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6:26 新浪财经

  梁守民

  最近,央行终于加息了,为了抑制物价或经济过热。实际上,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是否加息的问题炒早就炒的沸沸扬扬了。那么,加息有用吗?我们的物价上涨的成因和根本因素在哪里呢?本来,物价轻微上涨是不一定没有好处的,对于就业和经济增长来说。那么,抑制严重的通胀才有必要。但是,最好的抑制措施是不能对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
影响,而且有效。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和权衡的。那就首先要对物价成因和机制有个清醒的把握,然后权衡利弊后“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药方”来,理论上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调控路径应该灵活掌握,不能僵化和机械化。我们的物价上涨成因,笔者以为主要在以下几点:

  第一,从去年开始的物价上涨,显然是因为消费需求过旺、资源和产品供给不足引起的,大凡有点敏感性的经济中人都能体会到。而这种消费需求的冲动性增加是由于前几年购买力的累计和实际需求引起的,首先是从房产需求开始的。加之前几年房产销售不畅的地产累计抑制了地产商的投资和续建,需求的突然增加使房产存量彰显不足。加上其他国际性因素,推动地产价格上涨。

  第二,地产存量的紧张和价格的上升,从根本上引致整个产业和商业经营成本的上升,推动整体价格上涨。

  第三,成本和投资的增加导致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导致能源紧张。能源价格上涨(能源短缺,笔者早有预见并在去年中提出过)。实际上,这种资源短缺并不是经济过热的表现,而正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的结果。

  第四,我国政府在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促进和加大就业,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去年以来国人有目共睹。社会的整体购买力和消费能力显然得到普遍提高这是上述措施所必然演绎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一般商品和日常消费品的需求显然也大大增加。

  第五,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导致的国外购买和投资增加以及对国内原料和产品出口的推动,更加扩大了国内的供需缺口。同时,国际包括原油在内的能源原材料价格飞涨,也是我国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很重要的推动因素,这一点已经有目共睹和达成共识。

  所以,综上分析,我国的物价上涨显然是消费需求增加所导致的,是经济发展和国人福利改善的必然结果。因此,目前央行在大幅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后,又提高利息率水平,是不是会因此而提高投资成本,抑制投资和产品供给,扩大供需缺口,对物价形势形成推波助澜,都很难说,而且会加息会抑制就业,使就业形势严峻首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抑制我国目前物价上涨势头,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笔者以为,应该是千方百计增加供给能力和供给,方为抑制物价上涨,避开物价与就业和经济增长矛盾效应的上策。

  综合来看:

  (一)鼓励地产投资,尤其增加中低价房地产的供给量,平衡地产结构,才能从根本上平抑地产价格上涨。

  (二)加大农产品开发力度和基础能源、矿产资源和原材料的投资和开发力度,减少供给压力、增加供给。

  (三)加强科技开发、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投资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尤其是基础能源、原材料领域的成本。从而平抑物价水平,也可以改善GDP分配构成,提高收入和利润水平。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兴国”正逢其时。

  (四)把财税政策作为抑制过度投资、改善和调整投资结构的主要工具,适当提高企业税收、税率,改革个人所得税结构和税率,平衡税赋,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增加财政政策调控空间和弹性,增加转移支付,改善国民福利,平衡购买力。

  (五)考虑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水平,降低升值压力,可适当抑制国外消费和投资、平衡外贸结构,增加国内产品供给;也可以鼓励提高和改善国内企业和资本利用国外生产要素的能力(关于这一点与大多数观点不相一致,笔者会另撰文加以进一步说明)。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