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永亮:向篱笆女人与狗请教公平与效率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5:36 新浪财经 | ||||||||
常永亮 书读多了有时实在令愚人也耻于为伍。难怪苏东坡、毛泽东这类的智者、伟人要常常到乡野田间去不耻下问,那是在疑虑自己的虚拟智力成果与这个真实世界偏离了有多远! 缺失了伟人的社会,平庸智者们在指摘伟人过失的同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自
超伟人与伟人之间无法弥合的差距在于超伟人更加自信于自己的伟大学术思想高居殿堂深处,不为市民村夫所企及,因而耻于下问,甚至耻于教导草民。而伟人则常常忐忑于自己的思想为草民所啐弃。伟人智力之不敌超伟人,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一个社会整整齐齐走入邪门歪道,则一定是超伟人之过!毛泽东晚年把中国社会带入动乱深渊,想来一定是他耄耋之年的意识里把自己认作了超伟人。邓小平之所以能把中国社会又带出了那个深渊,实在是因为他只是伟人,而不是超伟人! 不少的市井乡野草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似乎又在走入一个邪门儿。果真如此的话,说明我们的社会肯定长成了一批超伟人! 草民们承认:超伟人的理论功底肯定强于伟人。但是草民们也希望超伟人能够承认:你们比伟人更容易走入邪门儿!因而请你们华丽而高深的学术思想时时走下幽深殿堂,到《篱笆女人与狗》的葛老汉家中,回顾一下乡野生活,重温一下“一加一”、“三七二十一”级别的乡村学童的算术题。重温之后如果你们仍然坚信自己的学术思想没有因为低级错误而走入邪门儿的话,我们草民跟着你们往邪门里冲也就认了! 《篱笆女人与狗》,葛老汉要分家了。近乎文盲的葛老汉对于大家庭未来的预感和我们超伟人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社会产权制度必须改革的预见多么的相似!这里应该没有贵贱之分。 四个儿子,四个儿媳,对万元家产的贡献,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多劳多得是长辈的公平!看看生活的能力,有的强些,有的弱些,手心手背都是肉!想想枣花嬉妇儿的悲苦,力所能及的补偿是葛家从情分到道义上的责任……家分的好了,一个个小家庭红红火火继续奔小康,分得不好,大家庭破裂,小家庭不和。公平而有效率的分配,难哪!——葛老汉面临的分家分产难题比我们的经济学家面临的产权改革难题难度小些吗? 葛老汉要等到运筹帷幄,心生万全之策后再行分家分产,恐怕到今天影片的结局还没有出来。我们的经济学家那么聪明自然也知道改革不能等那个万全之策。然而不容否认的是:葛老汉及其一家应该能代表我们的草民大众了吧?我们的草民大众虽然不聪明,却也同样知道改革不能等那个万全之策!事实上草民们从来也没有奢望过有什么万全之策!以“万全之策古难求”为由,批驳大众的“不良情绪”难道不是唐吉珂德式的“与空中的风车斗法”? 葛老汉没有等万全之策!没有万全之策,葛老汉也没有选择那个“次优方案”——把全部或大部分家产瞒着老二、老三、老四分给家中真正的顶梁柱——老大。大道理放入坊间乡野,不管是愚昧草民还是顶尖智慧的学者,恐怕观点早就趋同了,不会有任何歧见:家产是大家的,不管什么“次优方案”也没有“次优”到把大家的财产偷送给一个人的道理!这样的“次优方案”根本不会进入到葛老汉或者顶尖智慧学者的思维里去! 葛老汉是再普通不过的草民了,他搞产权改革,没有,也不可能犯下这样初级的错误。任何一个智慧学者在自己家里搞产权改革,同样也不可能犯下这样初级的错误。而原理上完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国企产权改革,到了国家战略、学术理论的层面,怎么就那么理直气壮地请出了“次优方案”这尊神了呢?显然,不是我们智慧学者的智力尚不如一个近似文盲的葛老汉,而是“庙堂之高,囚禁了理性;江湖之远,模糊了国情。” 没有等万全之策,也没有请“次优方案”这尊神,说不清愚昧还是聪明的葛老汉,他是怎样完成了他那“公平而又有效率”的家庭产权改革的呢?既然我们已经屈尊到了葛老汉家里,那就再进一步屈尊向葛老汉请教一下他的“改革秘籍”吧! 我们真的放下了超伟人学者的架子了吗?我们真的察觉到自己的学术思想有些靠近邪门了吗?如果确定,那我们就请教吧。葛老汉会把它的“改革秘籍”全盘传授给我们的,因为很简单,他的全盘“秘籍”不过就是“入情入理,公开公正”几个大字。入情入理就赢得了家人信服,公开公正就保证了最根本的公平!在没有能力制定细节规则的葛老汉看来,“入情入理,公开公正”就是最大的规则。如果连这个规则也不要,他葛老汉就一筹莫展了,绞尽了脑汁儿他也想不出私下里全部家产转移给老大一个人这样的“次优方案”来的。如果我们还要追问一句“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葛老汉一定会回赠一句粗话:“如果我不把几个儿子都当儿子,我这个家都没了,哪还有什么效率!” 草民就是草民,在学者豪华的学术词藻面前,草民的思维总显得那样粗鄙。然而当学者的学术思维卷入了邪门无以自拔的时候,草民粗鄙的思维、语言,往往能象乡野的清风般令智者洗心润肺,心扉豁然开朗。 好了,学者们到坊间乡野,到葛老汉的家中走了一遭,再回到幽深殿堂里回味一下乡下新鲜的空气,原始的情思,想一想我们精心遴选的“次优方案”是不是在公式推导的第一步就错了?错得那么初级?那么扭曲?而且已经进入到邪门儿里去了呢? ——“公平与效率”真的是我们学者理解的那样水火不容吗? ——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效率”难道不是“规则公平”的结果吗? ——“绝对公平”真的是葛老汉的儿子们不依不饶追求的目标吗? ——把完美理想下的“方案”称作“最优方案”,则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实施过的“方案”其实都是“次优方案”。我们以“绝对公平”的不可求为由,彻底地放弃公平设计的改革方案,难道真的是“次优方案”吗? 全社会都在揪心地等待我们智慧学者的简单答案,没有你们的心智回归,中国社会将走不下去……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