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勃:保持股市适度稀缺还是给它投资价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 14:20 新浪财经 | |||||||||
范勃 在股市持续近半年的下跌,把国务院九条意见牢牢地套在天上之后,市场上再次传来“对股市重新定位”、“纠正不恰当的制度安排”之类的言论。在1300点的生命线即将被击穿时,市场听到的是“不救市”的传言。市场的痛心、投资者的失望在9月9日的盘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投资者为什么会失望?他们凭什么对管理层救市报有期望?他们凭什么认为在这样一个被专业人士认为仍没有投资价值的点位管理层有救市的义务? 这要从中国股市的起源谈起。吴敬琏先生也承认“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政府(对股市)的定位是股市要为国企融资服务,这种定位所设定的制度安排有很多根本性缺陷”。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中国在经历了长期计划经济时期之后已经习惯于积累由国家完成,民间没有积累的能力甚至没有积累的权力。改革开放虽然使社会小有闲散资金,但社会中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对股权这一资本物品的需求,就在这时股市横空出世了。很多所谓的“投资者”那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投资价值又是什么,后来者也只是见到先行者们的丰厚收益才跟风买入,而这种收益是股票的投资价值所无法想象的。直到目前为止这一点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巧得很,与没有对投资价值的需求相对应,这个市场中也没有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本物品可提供,甚至其代表的股权也是被“分置”过的。但正如吴老先生指出的那样,股市就是为国企融资服务的,有投资价值要融资,没有投资价值也要融资。于是在即没有对投资价值的需求也没有投资价值的供给的条件下,买卖双方一拍即合,一个中国特色的只具备筹集资金单项职能的“准资本市场”就这样产生了。那么它的筹集资金的职能又是靠什么实现的呢?靠的就是吴老先生所说的那个“缺陷”,也正如吴老先生指出的那样它“降低了供给,股价就上去了,所以就能溢价发行了”。很简单,管理层在这个市场成立之初就一直保持着交易标的物的稀缺性,这就使得最先进入这个市场中的“投资者”得以获利,赚钱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其中。每当这种稀缺品严重供不应求时,管理层就用加大供给预期(一般是发布一个什么额度)的方法为市场降温,而当市场低迷时就做出一个保持市场适度稀缺的承诺(即所谓救市)以维持它的筹集资金职能。 现在有人要拿走“投资者”所熟悉和钟爱的“稀缺”,换之以他们所不熟悉的“投资价值”,他们当然没有办法接受。中国股市与其说是资本市场或赌场倒不如说更象收藏品市场。比如说邮市。如果你要对集邮者解释应当根据每张邮票所能寄出的邮件的重量对其“重新定位”的话,相信也是一件难事。至于说解决什么“股权分置”则更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话题,A股、B股、H股是什么?那不是最典型的股权分置?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市场上交易本无可厚非。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从信封上剪下来邮票可以拿到邮市上去卖高价,有谁不想? 时至今日,管理层仍可以声称自己从来没有对保持股市的适度稀缺做出过承诺,这与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完全是两回事,尽管十多年来适度稀缺是公众“投资者”权益的唯一载体。 如果以往的历次股市低迷时管理层所提出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如停止新股发行、暂停国家股减持、停止国家股减持、声称保护“投资者”权益都只是“投资者”对管理层做出了“保持股市适度稀缺承诺”的一种幻觉,那么“推倒重来”所推倒的就只是一种幻觉、一个泡沫,而不是政府承诺!如果管理层明确表示这只是“投资者”的一种误解,并且目前管理层要做的是解决市场缺陷,让股市具备投资价值,相信大多数“投资者”会表示理解。毕竟治病往往显得要比救人更重要。一旦他们知道这个市场里并没有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明白那些在远没有投资价值的价位购入的,且目前仍远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永远不可能解套的时候,他们会带着失败的伤痛离开这个市场的。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的。 但,如果继续利用“投资者”这种对适度稀缺的幻想以维持股市筹集资金的职能,就显然违背三公原则了。那等于是对一些从来不需要寄信的集邮者无限度地溢价发行邮票。可笑的是不停地有人在告诉他们,“我为你们争取来了权益,尽管这些邮票现在远没有你们当初买的时候值钱,但用他们寄信已经显得很划算了。” 集邮者在邮市中占了太大的比例,他们的退出使邮票价格没有能力维持在任何位置,无人承接使得面值毫无意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老邮票不能象股票一样随时可能增发。如果以邮票面值作为1000点的话,有什么力量可以使“邮市指数”维持在1000点之上呢?失去稀缺的市场,邮寄价值、千点论不过是一个神话而已。 目前股市已经到了一个重要拐点,无论是保持市场适度稀缺还是使市场具有投资价值,是管理层必须做出承诺的时候了。救市是一个承诺,不救市也是一个承诺,没有是非之分,关键是不可轻诺,这个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履行。在这个市场中的“投资者”(实际上是收藏者)与真正的投资者已经到了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了,如果管理层选择了收藏者(救市),那么收藏者们看着自己手中那些不那么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不断上涨,他们会感到满意,市场筹集资金职能会得以维持;如果管理层选择了投资者(不救市),那么投资者们看着自己手中那些不断下跌的股票越来越具有投资价值,他们也会感到满意,虽然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起市场资源配置的职能同时市场筹集资金职能会丧失,也值得;但如果管理层不做出任何承诺或承诺后不兑现使得市场难以形成准确预期从而越来越混乱,收藏者与投资者都会不满意。 大家都听过商鞅立木的故事,这件小小的事情是商鞅变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步骤,并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所立的真的只是一根木头吗?他立的是一个“信”字,他要说明的只是一件事:官府是讲信用的,服从官府的安排是会有好处的。如此可见“立信”是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相反如果在一开始他就对旧的制度实施推倒重来,很难想象结果会如何。王安石与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都不失为大政治家,但正是他们使得大宋朝由盛而衰,其实他们与商鞅相比只不过多了一些推倒重来,少了一些立木而已。 新浪编者注: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网独家刊登之作品,所有媒体及网站不得转载,除非获得新浪网及作者本人书面授权并注明出处为新浪网。欲转载者请来信finance2@staff.sina.com.cn, 或致电:(010)62630930 转5173联系。本文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新浪财经频道的支持,欢迎赐稿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