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17日 14:57 老虎财经 

  熟悉张育军的人对他的评价有点两极分化,有人说他学者气大过“官气”,“周末到单位加班,好几次看到张总在办公室学习英语。”也有人说他“霸道贪婪,军阀作风,迟早出事”。张育军曾如此严厉告诫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管理者,“现在监狱已经坐不下了,但是你们要是硬要往里钻,我帮你们想办法”,但没想到这句话竟一语成谶……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9月16日晚间消息,中国证监会[微博]主席助理张育军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据悉,证监会主席助理的级别高于局级干部,虽不属于副部级,但已属于中管干部,享受类似待遇。因而在证监系统内,主席助理也往往被视为未来的副部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信证券、证监会、及《财经》相关涉案人员的调查均由公安进行,而此次是中央纪委近三年来首次介入金融领域。这说明在政治军事和国企领域的“反腐”后,中央已狠下决心,决定啃啃金融这个硬骨头。

  在众多有心人士看来,张育军被抓并非突兀。自从今年8月7日前张育军在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座谈会上表示,要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作为当前的主要工作后,便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8月底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肖钢在京集体约谈证券期货交易所、各下属公司、协会等19家会管单位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会议传达了近期王岐山同志在中央纪委相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表达了“严是爱、宽是害”,要抓早抓小,把权力关在笼子中。

  学霸+“军阀”双重人格

  熟悉张育军的人对他的评价有点两极分化,有人说他学者气大过“官气“”,也有人说作风“军阀”。

  曾有深交所[微博]员工称:“周末到单位加班,好几次看到张总在办公室学习英语。”也有深交所某中层领导控诉张“霸道贪婪,军阀作风,迟早出事”,以致愤而跳槽。

  张育军是个十足的学霸,他迷恋证券理论研究,其勤奋也体现在学历之中。他是四川人,现年52岁,硕士毕业于俗称“五道口”的人民银行[微博]总行研究生院,其后又取得北大[微博]经济学博士、人大法学博士两个学位。早在1993年,30岁的张育军自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入职国务院证券委时,便著有《美国证券立法与管理》,其后又出版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就在2007年,他的《投资者保护法研究》亦已面世。

  张育军是迄今国内惟一执掌过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帅印的人物,在其十多年的交易所生涯中,仅有一年半的时间回归证监会短暂任职。1995年,时年32岁的张育军即担任深交所常务副总经理一职。他既经历过深交所1995年交易量寥寥的重整时期,借以奠定深交所作为中国两大交易所的地位;也经历过2000年深交所暂停新股上市、寻找自身定位的彷徨时期;他还经历了2007年到2008年的股市疯狂时期,而深交所在此期间表现得相对保守和克制。

  2008年2月,张育军正式调任上交所[微博]总经理。2012年8月起任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2012年9月起,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分管机构部、基金部和期货二部。

  张育军的朋友圈

  值得注意的是就读于“五道口”期间,张育军与昨天刚被抓的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原证监会主席助理、现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是同学,并共同师从证监会第一任主席、前央行[微博]常务副行长刘鸿儒。

  1993年,朱从玖调任证监会,担任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的秘书兼办公室副主任,同年,张育军进入证监会办公室工作,并于1995年升任证监会办公室副主任。

  在投资界,五道口的声名赫赫,从事投资的毕业生几乎遍及投资界。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银行系统特别是央行是五道口毕业生的目标。因此,在现如今的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亦有不少五道口人执掌重要部门甚至高层。

  在五道口,一个更为紧密的圈子围绕在“刘鸿儒”这个名字周围。刘鸿儒,1980-1989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常务副行长;1992-1995年创建中国证监会并担任首任主席。其实,在1981年他主导创立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研究生部,并曾长期担任学位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五道口的经历,令刘鸿儒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大腕”级金融人物,如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证券法修改工作组组长现吴晓灵(曾任央行副行长),交通银行行长彭纯(曾任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晓炼(原央行副行长),银监会纪委书记杜金富(原央行副行长),保监会原副主席魏迎宁,朱从玖,张育军,程博明等等,一批各金融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金融企业的负责人。

  曾严控两融

  张育军在证监会任职期间,严格规范资管业务的发展,并提出了资管业务发展的“八条底线”:不得有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老鼠仓等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不得违规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不适当地宣传、销售产品,误导欺诈客户;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不得利用资管产品进行商业贿赂;资管产品的杠杆率不得超过十倍;不得投资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禁止投资的行业;不得对业务人员、管理团队实施当期激励。

  2014年9月12日,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座谈会”在郑州召开。张育军强调,要充分认识防控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的重要性。在会上,张育军的“军阀”作风被印证,据当时的一位参会人员讲,他警告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要牢牢守住八条底线,“现在监狱已经坐不下了,但是你们要是硬要往里钻,我帮你们想办法”。

  今年1月28日至1月30日召开的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与创新研讨会上,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也提出,资产管理要把风控作为2015年的核心。

  此外,张育军也多次去券商进行实地调研,规范券商两融业务发展,在今年4月召开的两融业务情况通报会上,张育军指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五年来,规模发展迅速,运行良好,风险总体可测可控,并对券商的两融业务发展提出了7项要求,其中一项便是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

  股灾过后,张育军在8月底召集业内50家券商在乌鲁木齐召开风控大会,让大家深刻反思、认真总结。“在这轮股灾中,证监会要反思,证监会列了好多议题组织讨论;交易所要从交易制度、停复牌制度等进行反思;结算公司要从账户管理、结算等进行反思;协会也要反思自律管理如何。”

  张育军针对这轮股灾主要从7个方面提出了反思意见:一是第三方信息接入;二是总结反思程序化交易;三是清理两融业务,完善两融机制;四是结构化资管业务中的杠杆过高;五是受益权互换的关联交易和风控;六是解决客户风险适当性;七是做好队伍管理。并要求券商券商在9月10日前将反思报告交到机构部。

  (老虎财经 黄晓佳编辑)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