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B转H引爆股市新热点

2012年12月28日 21:55  《理财周刊》 

  B股成功转H股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可以增加股份的流通性,还可以提升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调控中,房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被一限再限,因此,这些含B股的房企一旦“B转H”成功后,H股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融资平台。

  文/本刊记者 郭娴洁

  近来,股市的表现让投资者犹如“僵尸复活”,而股市中的热点纷呈,从银行、地产,到稀土永磁,再到城镇化建设,一波推着一波。而近来,B转H相关个股又集体发力,12月26日,多只个股封于涨停板。可以说,“B转H”概念引爆了股市新热点,而此热点因何而起,又能持续多久?

  万科停牌引爆“B转H”

  随着万科A、B股的联袂停牌,A股市场的又一热点被引燃。26日早盘,外高桥浦东金桥陆家嘴九龙山深深房A快速涨停,深物业A深深宝A等个股皆大涨9%以上。而这些大涨的个股有一个共性——均含有B股。B股市场上,九龙山B深深房B外高B股深物业B金桥B股陆家B股也都以涨停或者大涨收盘。

  这些个股为何突显A、B股联动?一个重要的导火索是:万科的停牌。26日,房企龙头万科宣布A、B股停牌,称正“筹划重大事项”。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从种种迹象看,万科此次停牌或为筹划B转H事宜。

  此前,有媒体透露,目前已有多家B股公司与国泰君安等券商签订协议,正式启动B转H程序,相关B股转板H股的审批也已经在进行。有两大公司争做B转H第二单,分别为万科和南玻。由此可见,万科的停牌并不意外。

  业内人士表示,毫无疑问,B转H已被赋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大意义,为身处窘境的B股群体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复活”路径,上市公司融资也由此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渠道。特别是一些无法在A股再融资的房地产公司,通过B转H获得港股融资渠道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具体到万科而言,公司已在港股市场拥有一家上市平台:今年7月,万科公告,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以逾10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港股上市公司南联地产,持有其重组后股本的近八成。分析人士表示,若从融资渠道角度讲,万科再通过B转H谋求港股融资平台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

  有业内人士表示,某种意义上讲,在B转H模式推广初期,B转H已远超出单个公司经营需要的层面,而更多的是着眼于对B股投资者负责,以及整个资本市场建设。

  “吃螃蟹者”中集集团

  事实上,万科并非B转H的“吃螃蟹者”。此前的12月19日,中集集团H股成功登陆港交所,公司原全部已发行的B股转为H股,成为B转H的先行者。

  中集集团首个交易日交投活跃,开市价为港币12.60元,收市报每股港币11.22元,较B股最后收盘价9.7元高15.67%,较B股股东现金选择权行使价9.83元高14.14%。当日,中集集团A股收于10.7元。

  市场对“中集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视之为解决此前长期悬而未决的B股改革难题的破冰之举。在B转H的道路上,中集或许很快将见到后来者。于是,万科的停牌立即引发了市场猜想。

  分析认为,随着B转H模式被中集集团走通,其有望快速推广。万科与中集同为兼有A、B股的知名蓝筹上市公司,在该模式推广初期,更易得到香港投资者接受,其示范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中集B转H由于是首次试点,无论是上市方式(存量转板)还是交易机制,均偏保守。业内人士透露,未来有关管制有望放松。监管层已在研究,允许公司在B转H的过程中按自身需要在H股市场发行新股募资。同时,监管层和业界在探讨,是否能调整有关法规,让原B股股东能够自由买卖由B股转为H股的股票。

  此外,据了解,为中集B股能够成功转板H股,国泰君安斥巨资升级了交易系统。“现在我们的交易系统完全可以做到既卖又买,但由于目前境内人士不允许买卖境外证券,此次中集原B股股东,仅能以‘卖盘’的形式下达交易指令,无法买入。内地投资者买卖境外证券涉及两地法规限制,目前两地监管层已和业界在探讨放松的可行性,但还没有形成相关方案。”国泰君安一高层管理人员透露道。

  据悉,像国泰君安一样,目前包括中信证券、申银万国[微博]等中资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在斥巨资升级交易系统,为迎接B转H业务做准备。

  B转H A股有多大机会

  有中集B转H取得成功的示范效应在先,其他位居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可能跃跃欲试。当然,不管如何,B转H对B股而言都是天大的利好,中集B在宣布“B转H”后,股价上涨超过20%。而对于A股,则机会有多大?

  事实上,从中集集团来看,B转H并非是利好。8月15日,中集集团在停牌一个多月后,宣布B转H,结果复牌后,B股大涨,A股却跌停,原因就在于,B股由于长期流动性不佳,造成数年来A股远比B股贵得多。直到现在,中集集团A股的股价仍没有回到B转H消息公布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13.10元。

  然而,时隔数月,为何形势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

  B股成功转H股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可以增加股份的流通性,还可以提升公司的国际知名度,更为关键的是公司增加了一个融资平台。国泰君安国际主席兼行政总裁阎峰称:“我们研究过,在逾100家B股公司中,约有30家至40家B股符合转H股的条件,也已经有B股上市公司在咨询具体操作。”

  而在这三四十家公司中,房地产公司无疑占了大头。据统计,目前含B股公司的A股房产上市公司共有13家。在过去几年的房地产调控中,房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被一限再限,房产公司对资金的饥渴显而易见。而住建部已经宣布明年继续限购政策,对房产的调控也不会轻易放松。因此,这些含B股的房企一旦B转H成功后,H股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融资平台。

  再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均开始走牛,房地产板块成为领涨板块,多重效应重迭,含B股的房地产股集体上涨不难理解。而作为含B股公司的主力军,它们的上涨必然带动含B股上市公司的人气。由此可见,含B股的个股走强是契合当前市场的。但股价还得靠业绩说话,含B股公司的集体大幅上涨是不会久远的,分化是必然的,以未来业绩选择个股应是明智之举。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媒体称陈光诚涉及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
  • 体育西甲C罗两球卡西登场皇马4-3 巴萨4-0
  • 娱乐撒贝宁首认与章子怡恋情 获赞爷们
  • 财经三星等1.7亿垄断退款被曝遭行业协会截留
  • 科技男子发诈骗短信450万条无人上当:被判8年
  • 博客韩寒:总有一种力量 艺人吸毒疑点多
  • 读书如履薄冰:中国历史上酷吏们的下场
  • 教育武书连2013中国大学排行出炉 浙大三连冠
  • 育儿网友提议设“公交孕妇卡”引热议
  • 唐任伍:制度变迁是中国未来最大红利
  • 曹凤岐:城镇化不会推高房价
  • 但斌:我们可能将经历此生最漫长的牛市
  • 宋文洲:航空公司为啥把乘客当成猪
  • 刘步尘:反垄断不能只反海外企业
  • 安邦智库:国内物价上涨的趋势值得警惕
  • 赵伟:美国经济反弹超预期
  • 罗天昊:警惕权贵阶层毁灭中国梦
  • 白明:进口贸易要少花钱多办事
  • 商寅泉:城镇化需重视前瞻布局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