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QFII剑指200家:单一机构额度上限或破10亿美元

2012年11月21日 01:52  第一财经日报 微博

  蒋飞

  在引进境外长期投资者方面,证监会今年以来保持着高效率。除了QFII资格审批数量即将突破200家之外,9月底、10月初两次海外QFII路演期间讨论的议程正在加速落实——单个QFII机构额度上限将突破10亿美元,而与QFII相关的税收制度也将在近期推出。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昨天在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为了满足境外长期投资机构投资国内资本市场的需求,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批准境外长期投资机构超过1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额度。目前已经有挪威央行等多家长期投资机构的QFII额度触及10亿美元的上限。

  另外,QFII相关的税收安排也是海外路演期间监管层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税收问题比较复杂,但是证监会通过与国税总局的积极协调,已经取得重要成果,不久将正式推出。

  挪威卡塔尔“胃口”50亿美元

  今年以来随着证监会加快QFII资格审批,拥有QFII资格的境外机构数量已经达到199家。这些审批跨越了10年时间,如果细加观察不难发现,早期的QFII机构以投资银行为主。这些机构的额度除了用于自身的交易需求之外,还用于为客户提供通道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括共同基金在内的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获得QFII资格。这些公司的额度主要用于自身发行产品,从监管者的角度看更为持续和稳定。但是资产管理公司也有缺点——需要向市场募集资金,一旦遇到金融危机这种流动性系统性收缩的时候,它们也会遇到募集困难的问题,进而对A股QFII额度的需求也随之减少。

  但是还有一些资金更加稳定的机构——中央银行、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和大学基金。这些投资者为海外各类资产管理公司提供资金来源,它们直接通过QFII渠道进入A股市场后,基本是以配置型投资为主,完全符合中国监管部门对长期资金的“偏好”。

  大型机构当然对于额度的胃口也更大。目前挪威央行、香港金管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富敦投资公司等4家QFII机构的单个额度已经达到10亿美元上限,卡塔尔控股的QFII投资额度也即将获得批准。上述机构提出的申请额度都远远超过10亿美元的上限,其中卡塔尔和挪威申请的额度高达50亿美元。

  《第一财经日报》10月份曾报道业界对一种“双层结构”的期望。即针对超大型投资机构放开额度限制。证监会负责人昨天回应本报记者称,目前考虑的还仅仅是在个案基础上考虑满足相关机构的需求,允许突破10亿美元的限制。

  从事QFII相关的交易服务的券商人士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型QFII机构希望大幅增加额度,一方面是出于对中国经济和市场的长期看好,另一方面也是从成本的角度考量——一个专门看中国市场的投资团队成本不低,那么比起只管五六个亿美元,当然是50亿美元更加值得投入。

  中小型机构灵活度增加

  监管层的确存在对于大型机构和长期资金的特殊“偏好”,但客观地说,证监会并没有“偏心”,那些中小型机构也得到了特殊的照顾。

  今年以来,证监会已经新批64家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和119.28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其中11月就有摩根证券投资信托股份公司、全球保险集团美国投资管理公司、鼎晖投资咨询新加坡公司、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嘉实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等7家机构新获批QFII资格。

  鼎晖、嘉实都是国内市场非常熟悉的名字。证监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今年放宽了QFII资格申请的门槛,原本需要管理规模上50亿美元,现在只需要5亿美元,因此这两家机构也就能够满足条件。在其他方面,这两家内地机构的境外子公司在资格申请方面与其他QFII机构并无差异。

  今年4月,QFII持有的A股流通市值占比仅为1.1%,目前则已经上升到1.6%。尽管如此,我国资本市场的外资穿透度仍然远远低于周边的印度、韩国。进一步的队伍开放仍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比如税收安排。

  “很多境外机构由于自身的合规制度,不能投资税收存在不确定性的国家和地区。即使是已经投资了的机构,也希望税收制度能够尽快明确。”上述负责人说。

  此前本报曾报道,QFII机构将按照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目前这项政策还有待国税总局正式推出。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张德江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 孙政才兼任
  • 体育欧冠-切尔西0-3尤文 梅西2球巴萨3-0
  • 娱乐周星驰新片定名发海报预告春节献映
  • 财经2012新浪金麒麟论坛 周小川解读18大报告
  • 科技惠普因子公司会计欺诈减记88亿美元资产
  • 博客宁夏地震现场(图) 非城女嘉宾目的不纯?
  • 读书文化新观察:江南style凭啥红?
  • 教育男硕士为求职花万元整容 称可扫除障碍
  • 育儿英国4成婆媳关系紧张因孙子引分歧
  • 叶檀:明后两年中小企业将大规模倒闭
  • 陈思进:为何房地产热会引发金融危机
  • 黄鸣:店商转型不能简单复制传统电商
  • 张化桥:小微贷款的基础设施在哪里
  • 张明: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基调
  • 辜胜阻:三个平等是十八大重大创新
  • 王巍:犹太金融阴谋论的起源
  • 尹中立:美国楼市复苏将打压中国楼市
  • 鲁政委:中国热钱之争
  • 张五常:寿山石雕艺术的伟大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