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七大关键词问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编者按】继去年本报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展望积极的股市政策”主题报道活动,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后,今年两会期间,本报将就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路径问题,展开“敢问路在何方”的系列讨论,以期在两会这个世所瞩目的平台上,吸收市场和社会各方智慧,凝聚各界共识,共同致力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今天,我们试对两会期间可能涉及的资本市场关键词作一梳理,期盼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些焦点问题发表意见、观点,集中力量探索资本市场发展之路。

  ⊙记者 周翀 马婧妤

  发行改革、分红、退市、债券、期货创新、投资者保护、法制建设,是近期市场热议的与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七大关键词,也必将在今年两会期间引发各界热议。

  发行改革 迈出怎样一步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化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是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的一项重点任务。近期,将重点从增强买方定价约束、加大承销商定价责任、提高股票流通性、加强对定价行为的监督等方面,完善定价机制,抑制“三高”、恶炒新股等现象。长期看,还必须不断强化信息披露质量,加强社会监督,完善法制环境。他强调,实行审核制还是注册制,并不是问题的核心。从发行监管的角度看,要更加专注于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不断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抑制包装和粉饰业绩。

  郭树清的表态,印证了我们之前对发行改革思路的预判,即:放宽对询价和承销方式的行政管制,放宽对发行审核中实质性审核内容的把握;严格对询价和承销机构行为的监管,严肃对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严守提高透明度的承诺。

  就具体措施而言,提高网下配售比例、赋予券商自主配售权、弱化网下配售锁定期限制、存量发行等措施,目前热度最高,争议也最大。希望通过两会这个开放平台,各方对下一步的措施能够形成共识。

  分红 “非强制”能否收到实效

  针对市场上对证监会出台“强制性分红”政策不够准确的理解,郭树清日前澄清说,“上市公司利润分配属于公司自主决策事项,只有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才有权决定是否分红。

  监管部门将在充分尊重上市公司自主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建立持续、清晰、透明的决策机制和分红政策。”

  我们理解,尽管证监会不会在分红问题上越俎代庖,但会从信息披露的角度,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信息,并通过投资者的市场化决策,推动分红由一个“公司治理”问题转变为“市场治理”问题,并培育相应的市场自主遴选机制。

  “非强制性”分红政策如何能够在机制建设上收到实效,两会期间我们一定会听到不少答案。

  退市 难在“第一步”

  关于退市改革,郭树清的阐述是“理论上大家都赞成,一具体到企业、地方和投资者个人,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除了监管部门和交易所要积极审慎操作,也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这个表态低调而务实。

  在退市制度的制定过程中,监管部门将充分考虑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不能理解成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买单”。

  我们理解,退市改革难就难在“第一步”,即近年来第一家退市公司是谁、如何退、退得怎么样。当前,采取措施不断降低ST板块估值,为“低价退市”创造条件,想必是一个现实问题。两会期间,我们也一定能得到各界为推动退市改革提供的智力支持。

  真正的公司债 始于私募债券?

  从政府背书的债券,到基于商业信用的债券,从只有大公司才能发行的公司债,到高收益债、中小企业私募债,一步一步,都在还原债券市场的本色。

  可以发现,高收益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甚至包括部分市政债、机构债,都具有私募特征,这是真正基于商业信用的债券市场发展之初,一个阻力较小且充分考虑国情的选择。

  本报对于公司债的讨论始于2007年全国两会,当时我们曾准确预言了公司债的推出。今年两会上,但愿我们也能够“先知先觉”。

  期货创新 标的似乎很明确

  国债期货和原油期货是今年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品种创新的高热标的。前者,是“条件很成熟”,后者,是“决心很充分”。

  鉴于两个品种对金融和经济发展均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希望投资者能够在两会上密切关注对于这两个品种的讨论。

  投资者保护 保护局来了

  郭树清多次表达了对投资者保护工作的重视。在日前的专访中,他用较大篇幅,专题阐述了对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建设的理解和决心。

  近期,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从走近投资者开始,开展了大量沟通交流工作。我们认为,投资者保护和教育工作,将是未来证监会定位进一步清晰和明确后,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领域。

  我们期待,投保局能够和投资者借着两会的热乎劲,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

  证券法制建设 期待动议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各方对加强证券执法、对再次修订公司法、证券法正在逐步积累共识。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没有可能出现修订“两法”的议案?有没有可能出现推动证券民事诉讼的建议?我们都将密切关注。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