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险机构退回独立席位成定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8日 08:00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

  继去年发布两个相关文件后,近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再度下发通知,要求拥有独立席位和交易单元的保险机构于2014年底前逐步退出。

  保险机构须退出专用席位

  去年8月和11月,沪深交易所和中登公司曾下发通知,要求保险机构退出自有交易席位,转投券商交易通道。其逻辑是保险机构并非交易所会员,拥有自有席位悖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证券法》中“进入证券交易所参与集中交易的,必须是证券交易所的会员”的规定。

  据了解,多家保险资管公司正在和证券公司洽谈租用席位事宜。

  分析认为,保险机构拥有独立席位时采取的是T+1清算模式,但若按照上述要求,则变成了T+0,即如果保险机构计划当日加仓10亿元,那当日开市前准备的结算备付金也不得低于10亿元。这显然为保险机构资金安排增加了难度。

  券商争食巨额交易费蛋糕

  对于保险机构而言,退出独立席位、转投券商通道,意味着交易成本的增加。券商代理的股票交易费率在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不等,即便以一万亿资产交易一次,都将产生数亿元的交易费用。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到5.3万亿元。按照《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权益类投资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25%,可用于投资股票的保险资金规模理论上已逾1.3万亿。

  “如果保险公司需全部租用券商席位,意味着交易成本将大幅增加。”一位保险资管高层指出,券商代理的股票交易费率在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不等,根据交易量来粗略估算,保险巨头每年支付的佣金将增加数亿,中小险企大致每年多支付几百万至上亿不等。即便以一万亿资产交易一次,都将产生数亿元的交易费用。

  一位资深保险人士称,虽然理论上保险资金的权益类投资仓位可以从25%一直降到0,但是保费在源源不断进账,保险资金需要不断地配置。

  多位保险资管公司人士透露,从去年8月交易所发文开始,就陆续有一些大小券商来“拉业务”。近期各家券商“跑得更勤了”。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机构退回交易席位对券商经纪业务是极大的利好,大型券商由于综合管理能力更强,会在这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一位保险资管公司的高管表示,在交易所和中登公司的规定下,自去年8月起,保险机构就都不能在自有席位上开设新账户。“不租用席位就不让开新账户,新的客户也就不能进来,这等于掐住了保险公司的增量业务。”

  该保险资管公司目前正在跟一些券商洽谈。他坦言,“弃用自有席位而去租用券商的席位,毫无疑问,意味着交易成本的大幅增加。但毕竟新业务还得做。”

  多家中小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则表示,对于小、新保险公司而言,是否拥有独立席位并不重要,即便需要因此付出更高的佣金,他们更看重的是被委托单位的投资收益。事实上,他们更希望监管机构可以允许他们将资金委托到保险业外的资产管理机构,按照市场规律操作。

  亦有保险公司投资人士建议,可以尝试批准一些中小保险公司直接租用券商席位去投资,可以先设立一个过渡期,过渡期以后,经保监会批准可以直接租用券商席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