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学者纵论入世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远超承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9日 03:08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杨颖桦 陈浠

  多年后,美国历史学家描述21世纪时,大致会把2001年9月11日作为开端。“9·11”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对世界的基本判断,《新闻周刊》视之为一个纯真年代结束的标志。

  这一年,遥远的东方,中国却翻开新一页历史卷册——申奥成功、男足出线、加入WTO——等煞几代人的喜事堆到一块,几乎把2001年塑造成“中国年”。

  其中,加入WTO,对处于渐进式改革中的中国,造成了持续而漫长的影响。这一过程的另一作用结果,是给十年来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打进一针催化剂。

  十年之前,如同曹凤岐(微博)教授所言,中国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市场,风雨不进;十年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进一步开放,并逐步国际化,国外资本市场打个喷嚏,中国资本市场也可能跟着患感冒。

  十年来,加入WTO对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什么影响?中国在国外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有何变化?入世承诺实现了吗?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得失如何?国际板将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什么,如今推出时机是否已成熟?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应如何对外开放?

  凡此种种,本报记者问诸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微博)、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微博)、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等学者,但求总结得失,以之为镜,给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下一程路途添点光亮。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

  “资本市场开放远超出入世承诺,国际板不应用人民币结算”

  入世之后,总的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有很大发展,对外进一步开放,并逐步国际化。加入WTO前,中国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可以说是不受国外股价、行情变化的影响,但已经有所改变。此外在资本流出流入方面也有所改变,特别是流入方面更开放;加入WTO后,引进外资成立了合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加入WTO时,在资本市场开放上非常谨慎,不像对其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放程度高。入世相关承诺除有条件地引进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其他都没有承诺。现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实际上远远地超出当初的承诺。

  特别加入WTO五年后,这种开放程度更是加速。从一开始规定外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可与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合资成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外资股份不能超过33%,后来改到49%。

  但监管层面,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仍需改进。比如在监管和法律体系各方面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问题上,我们可能还得加强。

  国际板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国际化。国外资本会到中国投资、国外企业在中国上市。这样一来,也可能使得中国的市场上出现很多高质量的上市公司,也给中国投资者多一些投资渠道,这都是好的地方。国际板的开设总体上也是对的,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也有促进意义。

  但是我个人认为,现在开国际板条件还不够成熟。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可兑换,开国际板要用外币交易,但中国老百姓不能参与,因为中国老百姓在可兑换货币上受到很大限制。

  如果国际板使用人民币结算,就等于仍在跟A股争夺资源,我并不赞同。另外,法律、监管系统还不完备,所以现在国际板开放的条件还不成熟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

  “国际板与A股不能搞双重标准,适当降低QFII准入门槛”

  入世十年中国资本市场有较快速的发展,无论从规模、节奏、经济的影响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这个提升跟加入WTO有某种间接关系,包括承诺对金融领域有一定的开放,都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起到推动作用。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在国外投资者心中地位也有明显提升。

  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主要是外汇体制没有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没有达到完全自由、完全由供求决定的高度市场化制度,所以国外投资者还不能很自由地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我国推出国际板的基本条件已具备,但国际板未来要健康蓬勃发展,还有赖于人民币国际化和配套政策完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数量会比较少,发行规模也很小,市场“养料”不足,只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板才能蓬勃发展。

  在未来国际板的具体运行,除了股权激励等少数区别之外,在公司治理结构、资金用途、资金监管、信息披露的义务、违规行为处罚等核心规则方面,国际板应与A股一致,不能搞双重标准。比方说会计准则,采用国际准则的外国公司来中国上市,就应该采取A股市场的会计准则。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国际板必将并入A股,统一的规则也给未来铺平道路。”

  中国证券市场迟早要国际化,但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性,主要体现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市场需求方面,市场供给方的国际性仍然薄弱。此外从目前看,合资证券机构的“鲶鱼”效应并不明显,其对国内证券机构的刺激与竞争作用仍较小。

  但金融机构的开放还是要把握一定的准入原则,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到中国开设金融机构。目前来看,国际板还不会接受国外不成熟企业,而以大型成熟企业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可考虑适当降低QFII进入中国的门槛,扩大QFII规模,允许更多的国际资金进入国内证券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

  “不公开、不放开,竞争与开放市场难以达到”

  总体上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规范度也快速发展。入世十年来,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较有成绩,他们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市场成绩较大。

  入世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资本开放很多并不是WTO规定范围内。比如资本开放上,人民币对外开放并不是WTO规定范围。

  入世后,中国资本市场能让国外金融机构进来,也让国内资金流出去。但QFII和QDII都是有限的,QDII如果出去受损,这块市场肯定越来越萎缩,QFII进来好几年都比较活跃,但中国股市风险较大,国外投资者的兴趣也比较淡了。

  目前关键的问题还是中国对资本市场、资本资源的垄断。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问题还不是WTO开放不开放的问题,而是政府对资本市场管制过多,主导过多。要解决根本问题,关键是解决权力干预、主导的问题。这些如果不公开、不放开,竞争市场与开放市场便难以做到。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

  “海外上市助企业‘走出去’,国际板时机仍未成熟”

  WTO对中国的影响,严格来说主要还是贸易方面的开放,我们在资本方面的开放还是有限度的。但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也由此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比如说,我们对QDII的引入,以及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对外的开放。

  但总体看,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是属于比较稳健的原则。可能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汇率、金融安全稳定等考虑,并不像贸易方面取得的成就那么大。

  但是十年来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变化,从开始神秘不开放,到入世得以接触并一度得到追捧,但现在,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股票也开始冷静,特别是对上市公司质量更注重。

  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成就中,H股及海外上市相关开放政策做得比较好,从最早的大型央企国企能借H股上市走出去,再到后来的私营民营企业也采用这种方式走出去。现在有很多的中国企业能通过在香港、美国市场上市,筹集资金,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B股是最早开放的,但这是个不太成功的尝试。B股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大,此类尝试没有长远的规划性,也缺乏连续性,现已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入世十年来,一度也有矫枉过正、过度迷信外资机构的做法,比如最初面对国内中介机构作假问题时,便要求由西方中介机构做,但西方中介也出现造假的问题,同时这也不利于培养国内中介结构。此外,在国内大型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过程中,原本希望引入的国外战略投资者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事实表明他们的应有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些上市过程都是由海外的投行来把握,今天看来,这种大型商业银行的整体上市过程也存在缺陷。

  对于国际板的问题,首先要厘清的是推出国际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从近期看,这个目的并不明确。长远看,未来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一定要实现的,不管是搞国际板,还是允许外资到A股主板上市,这些都是一个目标,一定会实现。

  但就现今情况看,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的制度性缺陷,像发行制度没有得到完全的完善与改进;此外还有国际监管合作的发展也还不足够,比如中国与美国等资本市场,还没有进行交换监管备忘录、实现对等监管合作,而这使得后续的投资者保护涉及的适用法律等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国内现在上市融资的压力已经很大,发行制度仍需改进,中国股民也仍未得到合理的回报。

  这种情况下,现在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并不成熟。国际板是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愿景之一,但至少要等中国的市场监管体系,比如发行制度等相对比较完善时,市场更成熟时,才是适合的时机。

  未来,在推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上,首先要服从中国金融体制对外开放的大格局,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先局部开放、最终完全开放的大时间规划下,考虑中国资本市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交流。

  其次,资本市场建设规划上,既要借鉴国际规划,更要尊重中国国情,直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仍是新兴尚未转轨的市场。借鉴西方市场发展经验但绝对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