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银减持建行不会造成国资流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8日 03:22  证券日报

  ■ 文 风

  近日,美银减持建行股份引发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针对美国银行再次减持建设银行股份的消息,建设银行新闻发言人指出,美国银行由于自身原因减持建行股份,属于市场行为,对建行的经营发展没有影响。

  然而,市场舆论针对美银减持建行行为提出诸多质疑,例如美银减持是否违约?别让中资银行成外资银行的提款机等等。更有甚者认为,美银减持建行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据媒体报道,针对美国银行再次减持建设银行,某券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分析师日前表示:“如果国外战略投资者纷纷效仿美银,对此前做出的承诺置之不理,随意进行减持,普通投资者利益将受损,更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美银减持建行股份真的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包括建行在内的国有四大行通过股份改制登陆资本市场,是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发展的成果。实践证明,国有四大银行上市不仅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也是国有银行改革成功的典范。当然,美银减持建行会引发建行股价波动,这是市场的正常反映。股价涨跌是正常的一种市场波动。不能因为美银减持,建行股价下跌了,就扣一个“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上述分析师的言论实在有点不着调。

  首先,美银减持建行不是随意行为,实在是迫不得已。“如果国外战略投资者纷纷效仿美银,对此前做出的承诺置之不理,随意进行减持”这种假设就不成立。美国银行此次减持建行股份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包括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资本比率的要求,因此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

  其次,中资银行也不是外资银行的提款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外资行共减持中资银行2230亿港元,仅美国银行就套现1433亿港元,高盛、淡马锡分别套现260亿、280亿港元。此次减持,美国银行发布公告称,预计产生税后收入18亿美元。对于外资银行大赚特赚,许多人不理解。一些人认为这是肥水流入外人田。其实,这些外资银行之所以能够大赚特赚是因为他们都是中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我国在新股发行中引入战略投资者,允许战略投资者在发行人发行新股中参与申购。可以说,没有战略投资者,没有哪家企业IPO能够顺利成功。这种制度性安排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当初,对于美银这个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其实有着相当多的限制条件:首先这是一笔大规模的长期投资,但外方只能占有少数股权;其次,投资方必须是国际一流大银行,但要和建行排除竞争和利益冲突;还必须有较长的锁定期;此外,其上市时不参与定价,但必须以IPO价格购买5亿美元新股。即便如此,仍有舆论认为,建行贱卖了。当时,建行CFO曾高调回应指出,引资美银有利保护国有资产。

  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步增长的发展,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也是自然的。不能因为别人赚钱了,就把我们中资银行说成是别人的提款机。这样有失公允。

  美银减持建行股份,我们没有不必要戴有色眼镜来看这一市场行为,更没必要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