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交易所严打重组内幕交易 上海两公司被公开谴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 10:32  现代快报

  监管部门最近集中专项治理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违规现象,特别是对于有并购重组题材的上市公司,格外“垂青”。昨晚,上交所一口气处理了两家上海上市公司——*ST鸟和新黄浦。上交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经查明,这两家上市公司,都存在对于自己的重大重组和资产并购事项,进行暗箱操作的违规事实。

  根据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4月7日上海新黄浦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六届十四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公司拟受让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深圳广银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4月8日,公司与新华闻签订了《收购意向书》,确定了本次股权收购价格以公司与新华闻双方聘请的资产评估机构确定的评估价格为准,该关联交易在未履行信息披露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的情况下,同日公司就支付了2.8亿元意向金。

  上交所认为公司的这种资金流动,造成了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并且,未对公众履行告之义务。事后,公司在监管机构监管下追回了2.8亿元资金,并于4月17日进行了披露。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关规定,上交所给予新黄浦大股东上海新华闻投资有限公司和实际控制人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公开谴责。

  而*ST海鸟的“犯案”情节稍轻,尚未触及有关重组资金的实际交易行为。*ST海鸟的大股东上海东宏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周正明和董雪根与中金集团2010年3月24日签署《承诺函》,向中金集团承诺:自本承诺函出具之日起18个月内,东宏实业确保中金集团享有对海鸟发展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优先权及排他权。该承诺函内容属于应披露重大信息,但公司直到2010年6月9日才进行披露。上交所昨天决定给予*ST海鸟原实际控制人周正明公开谴责。

  深交所在昨天也发布消息称,内幕交易已经成为深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拦路石。自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实施后,深交所共有147家公司申请股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其中,45家次停牌后以“条件不成熟”等原因为由退出重组程序。这些所谓的“条件不成熟”,背后的真正原因,相当部分是因为停牌前的股价异动和异常交易受到监管机构的核查和舆论的压力。这些公司即使退出重组程序,也并不意味着可以排除内幕交易嫌疑,监管部门仍会继续深入核查是否有利用内幕消息进行交易的情形。

  快报记者 成小穿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