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资融券低杠杆受青睐 中信证券三天预开户50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 21:3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就在6家试点公司获批不到一周时间,3月24日,中信证券和国信证券开始正式受理投资者的融资融券业务申请,即所谓的预开户。待3月底最后一次测试后,融资融券业务有望迎来首单交易。

  本周,《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各券商营业部,发现各试点券商的营业部都已开始为融资融券业务忙碌,经纪人对于业务流程已熟记,对客户的培训与答疑也提上了日程。尽管开户首日投资者多以咨询了解为主,但是随后两天的开户情况逐渐升温,仅中信证券前三日预开户数就达到了50家。

  显然,同为创新业务,初期的融资融券开户较股指期货开户要积极许多。在试点初期,融资融券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将融资列为首选。

  营业部密集学习

  基于稳健原则,管理层对融资融券的门槛给予了硬性要求——投资者开户时间不少于18个月,账户资产总额不低于50万元,征信最高比例控制在总资产的四分之一。而试点券商可以根据各自特点进行适当微调,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双赢。

  据了解,融资融券在4月1日之前的开户均为预开户,待系统完成最后测试后,三方银行准备就绪,开户会正式启动。

  3月25日,记者前往中信证券北京复外大街营业部时看到,信用交易部负责人李先生已亲临现场进行讲解,客户有疑问亦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的模式向总部负责人询问。只要带好相关证件,客户就可以直接办理业务,完成填表、做题、拍照、预签合同等流程。

  李先生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客户首先要符合证监会硬性指标,如果不出示其他的资产证明,就以账户里的资产为准,只要带着身份证、股东卡等证件前来办理就可以了,目前尽量节省客户时间,营业部简便了一些程序,征信额度总部审核批准就可以交易了。

  “对于中信证券,试点期间融资规模为100亿,融券则是20亿,客户征信额度是一个总量,如何在融资与融券之间进行分配由客户自行决定。标的股票规定的是90只,除去中信证券、中国人寿和一些亏损股票,均可以融资买入。融券股票是自营盘的21只。”李先生向客户一一介绍,目前的融资利率为7.86%,融券费率为9.86%。

  “开户以后可以先看不交易,不操作就不会收利息,中信目前不会收融资额度占用费,而对于融券,也是将券还回证券公司后才收取相应利息,不会按天进行收取。”中信证券信用部负责人向投资者进行说明。

  他还强调,试点期间客户融资规模有所控制,等过渡后会慢慢扩大。目前,之所以会选择提前一周预办理,主要是3月末进行最后的测试,管理层希望带着一批真正的客户进行,看看效果怎么样。据透露,目前一些客户已经做好充足准备,3月31日融资融券第一单有望实现。

  开户数“稳中有升”

  记者通过走访多家营业部注意到,同为创新业务,与此前冷清的股指期货开户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融资融券获得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可,特别受到40岁左右资深股民青睐,开户逐渐升温。

  以中信证券北京复外大街营业部为例,开户首日前来咨询的客户较多,仅有1名成功开户,相对清淡。次日后开户数上升至10名。目前,为保证成功开户,已开始实行预约制度。

  该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项业务有很大差别,融资融券更适合一般的股市投资者,和银行借款差不多,操作为买卖证券,整体看没有特别不同。股指期货则需要有期货相关经验,风险很大,杠杆率在8至10倍,门槛非常高,而融资融券在2至3倍。

  填表—做题—拍照—签合同,近一个小时的开户程序有些繁琐,但是张先生仍是面带微笑,有不明白之处主动向营业部负责人询问。

  被大家戏称“骨灰级”的投资者的张先生,可谓是营业部的大户,目前股票账户拥有资金1200万,此次征信额度按四分之一计算,为300万元。在他看来,尽管额度有限,但是毕竟是一个创新,自己可以多些资金进行参与,相比早前资本积累时的地下钱庄高达16%的利息低了很多,而且还很科学。

  “不管是否真的参与融资融券,先开户都是必要的。否则一旦行情起来了,再来开户就晚了。”张先生直言:毕竟融资额有限,开始时还是先融资吧。等市场起来了,再进行融券,卖掉反而赚钱,也可做T+0,挺好!

  “虽然只能融这么少的钱,但比起没有还是强点,现在看就是一个试点,征信额度以后还得变化。”开户第二天一大早便到营业部办理开户的韩女士面对较低的融资额有些失望,“这么高的利息还那么多限制,抵押担保比例还很高,和高利贷差不多。”

  “先办理了再说吧,券商是稳赚不赔,不行就强行平仓,回头拿房产和汽车等资产证明,再调高一些额度,这券商变成典当行了。”韩女士略带调侃地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