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资融券将挂钩券商分类评价

  试点券商的融资融券风险准备金比例将提至50%

  证券时报记者 肖 渔

  本报讯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即将开展的融资融券业务采取的监管措施将与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直接挂钩,试点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将从10%提高到50%。

  据了解,《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中的6项具体指标和融资融券业务相挂钩,这6种情况不能出现预警,而每出现一种问题将被扣掉0.5分。这样算来,如果其中6项指标都存在瑕疵的话,按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将直接面临“降级”风险。

  去年5月31日颁布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将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划分为六大方面27个指标,突出对券商风险的综合评价。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过程中,证券公司在风险管理能力各项指标存在不足,但又尚不足以采取监管措施的,将按照《监管规定》,对每一具体指标扣0.5分。具体而言,27个指标中和融资融券业务对应的共有6项,分别为:客户服务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失效;动态风险监控机制不健全;信息系统频繁出现故障;风险指标预警;信息披露失真。

  业内人士表示,这就意味着,上述6个指标中,一旦出现预警就会被扣分,而如果6个指标每项都出现不足,就会被扣掉3分,分类评级为A类的公司也许就会被直接降到B类。

  在风控指标的要求方面,据了解,证券公司经营融资融券业务的,应当按照融出资金金额、融出证券市值的5%扣减净资本。对于融出证券,由于融出股票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股价下跌风险,还应再按自营股票对应的折扣比例10%进行扣减,即融券业务净资本的扣减比例将高达15%。

  此外,证券公司应当分别按对客户融资业务规模、融券业务规模的10%计算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资本准备。据透露,为强化风险管理,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发布指引,修改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在试点期间,融资融券业务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将从10%提高到50%。

  在监管手段方面,地方证监局将采取非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非现场检查,跟踪试点公司业务动态,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密切监测试点公司净资本等各项风控指标的异常情况。

  基于试点从严、谨慎控制市场风险的要求,监管层将对试点券商在各个环节层面进行反复测试。据了解,在本月初重新启动的仿真测试结束后,还将逐家开展验证测试。在试点启动前,获批的首批试点公司还将进行最后的通关测试,“大考”全部通过的公司方可正式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业内人士表示,上述监管要求和强制性监管规范将有助于共同保证融资融券试点的平稳起航。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