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板将加强跨部门沟通 准备工作将正式展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9日 04: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日前召开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布置了今年证券市场重点工作,除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以及场外市场建设、发展债券市场等之外,还提到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上市的制度安排。

  准备工作将展开

  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国际板市场建设已提上工作日程,虽然尚处初步阶段,但准备工作已经或者即将正式展开。现阶段这项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评估、制定相关市场制度。比如,发行制度、上市安排、交易结算制度以及日常持续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等。还需要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包括在跨境监管与合作安排方面与境外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另据权威人士透露,未来的境外企业境内上市板块是否一定叫做“国际板”,未有定论。

  去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和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创业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直到场外市场建设,中国证券市场的新格局将清晰可现。中国证券市场要发展成为一个与中国经济实力和规模相匹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证券市场,则开市国际板,接纳境外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全球影响的国际性大企业前来上市,是这一未来新格局中应有的部分。

  纵观全球证券市场,从欧美的纽交所、纳斯达克、伦敦交易所,到亚洲的东京交易所、香港联交所,举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成熟市场,无一例外都是开放性市场,接纳异地和外国企业上市,为全球优质企业提供上市和融资服务,并以此为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并带来市场自身的大进步、大发展。比如,香港市场,正是在接纳了大量的H股、红筹股公司后,大大提升了自身的市场规模、活跃程度和影响力,迅速跻身于全球一流交易所的行列。

  无法律或技术障碍

  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发展历史还较短,早期主要功能是服务经济转型,特别是服务于国企改制。但是,在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后,在中国经济规模和质量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特别是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质量都有了根本性改观,很多方面已上升到全球市场的前列。比如,上交所去年的股票成交金额名列全球第三,亚洲第一,超越了东京交易所,仅次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场。同时,上交所的市价总值在全球列第六位,超越了香港交易所。中国证券市场事实上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经完全有能力推出国际板,接纳境外企业前来上市。

  正如许多论者已经详细分析的那样,中国证券市场推出国际板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法律障碍或技术障碍。另外,类似红筹股这样的资产、消费者和主要盈利来源都在国内的境外上市公司,有回归的迫切要求。类似汇丰控股、纽交所等世界级重要企业都对前来中国上市表示了强烈兴趣。应当说,国际板成功推出不仅将大大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而且对国内投资者和国内巨额的资金储备来讲,更是获得了一个参与全球投资、分散风险、分享世界经济成果的渠道。(周松林)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