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监会拟建知情人登记制重组股异动超20%将被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3日 14:39  信息时报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詹丽冬

  日前,一则“买入西飞国际11交易日轻松赚得17万”的新闻,将韶关副市长李健推到了涉嫌内幕交易的风口浪尖,尽管当事人欲以辞职澄清仍难以取得公众的信任。几乎在同一时间, 因涉嫌高淳陶瓷重组中存在内幕交易行为,南京市经委主任刘宝春被隔离审查,而他的妻子、南京证券前风控部高级经理陈巧玲被刑事拘留。

  内幕交易频频爆出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监管制度如何完善的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有消息称,为严防并购重组期间出现内幕交易,证监会拟建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业内人士指出,内幕交易频发,举证困难和打击不力是主要原因,有关制度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证监会拟建知情人登记制度

  市场人士透露,为最大限度防控内幕交易的发生,中国证监会拟建“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即所有接触内幕信息的人,都要实施登记,并且将明确相关各方在重组事项策划、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信息保密、信息澄清等方面责任。同时,该制度还将实施分阶段披露的原则,即在并购重组的各重大关节点都要向市场披露,增加透明度及信息公平性。

  据悉,该项制度的核心是所有接触内幕信息的人都要明确记录在案,并购重组的双方公司相关负责人员、参与人员,以及审核该项行政许可的相关部委人员,都要实施登记。此外,消息人士称,监管部门采取的措施是,在并购重组方案审批前后,若相关股价出现20%的异动,即会启动非正式调查程序,确定无内幕交易嫌疑后再继续审核。

  该人士称,目前由于我国并购重组行政审批的链条比较长,涉及到多个部门,把各环节的内幕信息知情人通过登记记录下来,可以有两个作用。一是并购重组的案子有哪些人知晓,在登记的过程中也是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知情人,不得做违法违规的行为;二是增加了市场监督,让整个市场都知道谁是知情人,则市场及公众监督的力度也将相应增加。

  近年来内幕交易接连不断

  从2007年的“妖股”杭萧钢构,到去年备受关注的吉林制药重组疑云,再到今年的高淳陶瓷和西飞国际,并购重组的内幕交易在A股市场上频频出现。

  12月10日,一纸核查公告使得正酝酿定向增发的西飞国际陷入“内幕门”漩涡,前韶关市副市长李健也被市场奉为“股神市长”,推向了风口浪尖,尽管当事人想以辞职澄清,也难以消除公众的质疑。而此前4月份,高淳陶瓷股价的一波离奇上涨也导致相关人员“引火自焚”:因为涉嫌高陶重组中的内幕交易行为,南京市经委主任刘宝春被隔离审查,而他的妻子、南京证券前风控部高级经理陈巧玲被刑事拘留。此次重组的另一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亦难脱干系。

  而对于已被查处的杭萧钢构案,投资者至今还记忆犹新。该股在2007年2月份到5月份连拉涨停,股价翻了近7倍。2008年初,因非法参与杭萧钢构内幕交易,时任杭萧钢构证券办副主任、证券事务代表的罗高峰,与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股票交易的原杭萧钢构证券办主任陈玉兴等人被判刑,陈玉兴等人被处罚金4000多万元。

  为配合出货频传重组假信息

  关于并购重组的传闻多如牛毛,但市场对重组题材的炒作热情却从未减弱,年末在市场热点缺乏的情况下,重组题材更是受到游资的追捧。但并购重组失败、传言被否认的不在少数。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先传出并购重组消息,而后再传出“传闻被否”或“宣告失败”的个案多达300余次。

  赛格三星重组失败的案例,就引起了“假重组”的质疑。11月2日,赛格三星宣布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于第二日停牌,11月13日,拟受让三星方面超过30%股份的战略投资者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现身。但一个月后的12月2日,赛格三星却突然宣布“因重组事项方案不完备,终止此次重大重组。”此前两天,公司还在公布重组进展的利好消息,而仅仅过了两天却以“重组方案不完善”而宣告失败。

  而从该股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难逃“主力拉高出货”的嫌疑。赛格三星公布重组公告后的一个多月,该股以及其控股股东深赛格股价就一直拉升,而宣告重组失败的隔日,该股毫无悬念地无量跌停。

  分析师称,上市公司重组历来都是重组失败多过成功,由于重组牵涉内幕信息,一般投资者很难获取,通常都成为高位接盘者。有些公司年年重组却不见下文,显然不能排除借“假重组”操纵股价。

  原因分析

  内幕交易缘何如此猖獗?

  是什么原因导致内幕交易能够大行其道,又如何整治完善股市,这个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争议。业内人士称,取证困难,打击不力是内幕交易猖獗的主要原因。因内幕交易是通过口头传达的,事后并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对于外界的质疑,只要当事人沉默以对,“打死不认账”的话,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监管层也没有有效的办法应对。此前,“人大教授内幕炒作ST盐湖暴赚5000万”一事被炒热,因该教授此前一直担任ST盐湖的顾问,对ST盐湖重组情况了如指掌,外界一直质疑其涉嫌内幕交易,但后来监管机构介入也无济于事,至今未有结果。

  除了取证问题,监管法律的漏洞,也给了投机者可乘之机。我国现行法律对内幕交易、操作虽然有规定,但如何认定这些行为却没有相关细节,这存在一定的漏洞。“简单说就是规定法律上都有,但怎么操作由管理层自己掌握,这就造成在处理上有弹性,认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有业内人士称。

  另有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处罚过轻、处理不透明,监管层在对违规操作行为打击不力,也是内幕交易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上述人大教授炒作ST盐湖一事,有知情人士根据现有资料猜测,该教授极有可能已经被内部处理,只是没有公开而已。

  业界声音

  斩断内幕交易应向国外学习

  频繁的内幕交易案例被曝光,赚了钱的却喊冤,投资者既愤怒也堪称无奈。如何完善监管问题,引起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是个黑洞,因为掌握内幕者过多。”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指出,涉嫌重组的利益和信息链条过长,导致了能够掌握内幕者的人过多。

  叶檀称,为什么监管花了大力气,仍然无法取得根本效果?关键就在于在严厉监管的同时,拼命拉长了利益链条和信息链条,使得附着在利益链条上的寄生物越来越多。两股力量对决,监管难敌利益分配。只要有关部门继续延续目前的并购重组方式,那么并购重组一定会成为内幕交易者的分肥大餐。

  叶檀指出,要改变目前并购重组过程中内幕交易横行的状况,除了加强监管之外,有关部门有必要对以概念、保壳为目的的重组亮出红灯;并且打破条条框框,将并购重组的进程公诸于众,使市场价格能够反映幕后操作导致的盈利变化。

  针对举证困难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借鉴国外的“举证倒置”来解决举证困难的问题,因为如果能够解决举证难的问题,内幕交易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嫌疑人也无法逍遥法外。同时,对内幕交易的打击也要增加透明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