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时报:推出股指期货还需等待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 00:53  金融时报

  赵洋

  在年初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部署2009年期货市场重点工作时表示,要增加期货新品种,做好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尽快上市钢材、稻谷期货。

  随着钢材期货的顺利获批,以及稻谷期货准备的紧锣密鼓,另一受关注度更高的金融创新品种——股指期货能否在2009年如愿推出,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心头的一个疑问。

  自2006年2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获准筹建至今,整整过去了三个春秋,股指期货的各项准备工作在“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下有序推进,期间不时传来股指期货将要获批推出的传闻,业界各方对此也是颇有期待,但等待一直延续至今。那么,股指期货推出还需等待什么?

  有人说是制度问题。

  持此观点的人说的确有道理,因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创新,股指期货的推出,的确需要考虑中国市场的特色,需要在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上做到尽可能完备健全,需要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这也在一方面警示我们,金融创新必须适度,要与市场发展程度和投资者成熟程度相适应。在去年年中尚福林也曾强调,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要吸取南航权证的教训,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以避免出现因制度性漏洞的存在而引发投机性“灾难”。所以说,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做到百密而无一疏的确是个系统工程。

  但股指期货的各项制度准备工作实际上已基本完成。在过去长达三年的筹备期内,“高标准,稳起步”被定为推出股指期货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股指期货的各项制度基础都已落实,如相关市场框架、业务模式、准入标准、机构监管及投资人保护等方面内容均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正如监管机构领导所言,“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股指期货产品的时机正日趋成熟”。

  有人说是时机问题。

  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牛熊转换,在此期间,有人认为牛市是推出股指期货的好时机,也有人说熊市是良机。每每到股票市场的某个关键点位,就有人呼吁此刻是推出的大好时机。不过理性的观点认为,推出股指期货不存在时机问题。

  在去年末的一次会议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表示,股指期货准备了三年时间,推出时机已经成熟。但他同时指出,推出期指不是时机问题,而是市场的需要问题。

  实际上,纵观全球金融市场,从198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股指期货在股票市场牛熊市推出的都有,并没有好的时机选择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教授指出,通过对各国推出股指期货以后的表现实证研究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会影响到股票的走势,股指期货推出,短期既不是利多也不是利空,它不改变股市的走向,大盘会继续按以前的趋势运行,股市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股指期货上市而改变。可以说,股指期货在任何时间推出都是好的时机,它的诞生,将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体系,改善股票现货市场运行效率。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尽管中国期货市场各品种跟随国际市场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振荡,但期货市场的风险对冲以及财富效应让中国期货市场继续着连续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全年成交金额突破7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但由于没有股指期货,中国股票市场较之其他国家的波动明显增大。有统计显示,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英国、韩国等22个已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和地区股市最大跌幅平均为49.6%,中国、越南等8个未推出股指期货国家股市最大跌幅平均为63.2%;同样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推出股指期货国家股市平均跌幅为47.1%,而中国A股市场最大跌幅超过70%。

  推出股指期货,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意义不言而喻。既然各项制度已基本完善、时机选择也不是问题,股指期货何以迟迟没有推出,还有哪些工作需要“积极完善”?在股票市场投资理念尚未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依然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情况下,“把风险讲够”似乎成为唯一也是长期要做的事情。

  据统计,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约54.2万户,其中机构投资者只有大约1.9万户,且主要是套保企业,机构投资者交易量不到整个市场的10%,持仓量只占45%左右,而国外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一般在90%左右。股指期货作为衍生产品,专业性较强、风险程度相对较高,其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与股票现货市场存在本质区别,因此监管层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始终保持谨慎态度。

  此前不久,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进行了“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设计,并组织50多家期货公司通过模拟开户,验证、完善相关指标和业务操作模式。这表明股指期货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着各项细节的进一步完善,风险教育工作的深入,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加强,股指期货推出所需要的“软条件”将愈加成熟。多个新品种如期推出上市后,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各项基础性制度必然进一步完善,中国期货市场在2009年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