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年磨一剑 创业板有望破茧而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5日 16:10  证券市场红周刊

  策划 《红周刊》编辑部 统筹 杨光

  编者按:1月14日闭幕的2009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将创业板的推出作为2009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有关媒体报道,《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已上报至国务院,将在本月批准创业板的IPO办法,两会前的3月初正式公布,5月份创业板有望正式推出。

  从1998年12月,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至今已有10年,创业板的推出对主板有何影响?创业板“破茧”后创投股能否“成蝶”?

  创业板在曲折中再现曙光

  -红周刊记者 任洪剑

  中信证券研究员于军表示目前是推出创业板的较好时机,并且很可能于二季度与投资者见面,理由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从宏观经济局势来看,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困难,政府迫切需要寻找途径来帮扶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鼓励创业;二是从股票市场来看,大盘经过深幅下跌后已经基本企稳,且流动性较为充裕;三是从经济理论上来看,经济萧条时期由于生产成本低廉,一般会有更多创新出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旧产业的淘汰,从而重新步入增长的轨道。

  创业板上市公司条件并不算很低

  尽管中国的创业板迟迟未能面世,但美国、韩国等国创业板的运作状况给中国的创业板提供了参考。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一直是创业板成功运作的典范,短短30多年的历史却成就了相当数量诸如微软、思科等科技巨头的神话,而英国、韩国的创业板市场也较为成功,但香港、日本的创业板市场却日渐萎缩,吸引力也趋于下降。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定位的选择外,制度安排上的差异首当其冲。如在上市条件方面,香港创业板由于设置了较低的上市条件,导致上市公司资质参差不齐、缺乏主导性优质企业,市场吸引力也受到削弱。对于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不长、市场制度建设特别是上市制度有待完善的内地证券市场来说,如何选择合理的制度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从2008年3月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创业板的两套上市标准来看: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财富证券研究员黄凯军表示,这样的标准或许并不算低,应该说满足了净利润和财务指标门槛,能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应该属于中小企业中特别好的企业,而且国内外经济形势于2008年开始陷入衰退,使得很多企业的盈利能力下滑,因此满足持续增长的要求实属不益。他判断当征求意见稿出台的时候,国内外经济形势还没有如此严峻,因此最终的上市门槛应该不会比征求意见稿中的高。

  兴业证券研究员张忆东认为,这样标准属于适中水平,与主板相比连续盈利标准低,资产规模要求低,营业收入要求低,无现金流要求,保荐人督导期长。与香港创业板和纳斯达克相对比,中国创业板上市标准与纳斯达克有更多相似之处。盈利要求与纳斯达克相当,高于香港创业板上市标准,净资产要求低于纳斯达克,高于香港创业板。另外,本刊“三板”特约作者刘杨综合国外市场的经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要求,更应该从企业成长性以及融资项目等方向考虑,前两年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有些企业甚至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但在美国,只要是成长性好仍然能够登陆创业板。

  据消息人士表示,为防控恶意炒作创业板股票的风险,强化风险控制,在管理办法上也将会对企业和投资者“设门槛”,提出创业板合格投资者准入制度的原则性规定,比如在交易所将颁布的交易细则中,可能会规定投资者交易规模的限制,如现在三板市场采用的是“3万股为1手、每次交易最低1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设置了资金门槛。而管理办法对企业也提出了诸多硬约束。通过强化退市约束,确保创业板的公司质量,增强信息披露,监管企业募集资金的投向等。

  三板公司为创业板“绿色通道”

  对于市场传闻“第一批创业板挂牌企业将由新三板中直接选出”的消息,刘杨介绍,第一批创业板挂牌的企业将有两个来源,其中有一部分是直接来自于新三板企业,另外一部分则是已经在发审委过会的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一旦达到在主板市场或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就可以直接申请到创业板或主板上市,而不再需要通过发审委的审核,融资效率大幅提升。因此作为创业板的绿色通道,“新三板”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全国高新区内的优秀企业都可能成为创业板的后备资源。

  随着创业板推出步伐的临近,被誉为创业板企业“孵化器”的“新三板”的扩容也在加速。近期,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公司、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公司等6家公司于深交所“新三板”集中挂牌。这是“新三板”成立至今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挂牌,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将达到预期的50家,新三板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试点也将由此全面启动。

  对主板趋势的影响目前难以判断

  当新三板源源不断地贡献着创业板的“种子”,乐坏了长期耕耘于三板市场的投资者,却也让主板市场的投资者多了几分忧虑,争议最多的问题无疑是对资金的分流。

  黄凯军分析,为了防止如中小板上市初期8只股票被恶炒的情况发生,本此创业板的推出很可能一次推出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股票,甚至将改变原有的发行制度实行全流通,并且可能提高交易门槛。以2008年8月发行的大盘股中国南车为例,上市时融资在60亿左右,而本次数只小盘股共同挂牌,对市场资金的分流威力显然不会小于大盘股。而且因为创业板股票的市值和在实业中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很难带动市场人气,提升增量资金,通过中小板上市时8只股票高开低走的经验也能说明,创业板对主板的影响主要是负面。

  但张忆东则提出了中性的判断,他通过海外市场经验统计,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创业板市场推出短至前后一两个月以及长至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主板市场走势均未出现明显的下跌或上涨。而创业板大规模分流A股市场资金的可能性并不大,首先,二者上市标准不同,相应的风险收益和投资者结构也不相同。市值偏小的创业板公司,显然难以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来容纳资金规模偏大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其次,创业板开创初期上市公司数量不多,再加上静态估值偏高,机构投资者大多会在创业板初期持观望态度,成交量很小。

  或将助推A股市场分化行情

  虽然创业板的推出让主板的资金面处于紧张,但也让活跃资金越来越看重企业的成长性,个股将会呈现更明显分化行情。在兴业证券一篇“创业板来了,成长股春光明媚”的报告中,显示了对主板的影响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成长性溢价被投资者充分认可。创业板公司的高市盈率,有望提升主板高成长公司估值。韩国历史验证,在创业板推出后,创业板公司集中的创新型行业如医疗、机械、交通等,在主板的估值也出现上升。其次,“垃圾股”的风险加大。一方面,活跃资金流向创业板,而且因为创业板具有小市值、高换手率的特征。创业板的上市标准低于主板及中小板,中小企业通过IPO直接融资更加便捷,不用再通过资产置换等借壳上市的途径。ST股、绩差垃圾股的壳资源价值大大削弱,退市风险增加,重组预期减小,也就失去其主要的炒作价值。第三,在中小盘成长股活跃的同时,大蓝筹则因为“成长性”预期不明确,可能被冷落。

    相关专题:

    聚焦创业板

    相关报道:

    创业板破茧创投股成蝶 逢高慎入小心地雷

    渝企登陆创业板 八字刚写第一撇

    创业板资本食物链变局

    创业板推出在即被视鸡肋 创投看空

    券商吐苦水:呼吁IPO放行创业板尽快推出

    创业板将开启创投行业的春天

    创业板将从三个方面大幅降低创投公司退出难度

    中信证券:目前是推出创业板的较好时机

    09年中国股市主题精选 创业板有望先行

    视频:消息称管理层表态创业板上半年推出

    创业板上半年一定推出

    创业板150候选企业名单一览

    第一批创业板上市中介机构已进驻深交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