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厉以宁:经济有望一季度见底 支持现在推创业板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

  本报讯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上周末在深圳表示,国家4万亿投资在春节后逐渐显效,本轮经济下滑有望在今年一季度走出谷底。不过,按照经济学原理, 就业变动周期一般滞后于经济运行周期,所以就业下滑趋势还将继续。他同时表示,非常赞同在现阶段推出创业板,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厉以宁是在出席由招商银行举办的财富大讲坛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认为,我国经济在去年四季度的表现主要由三大原因导致:一是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对我国经济影响日益突出;二是我国经济经过多年持续高增长,自身迎来了发展拐点;三是我国面临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繁荣掩盖了危机。他表示,虽然经济显现复苏迹象,但就业谷底的到来还取决于接下来国家是否采取更有力的刺激措施。

  厉以宁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三大显著特点:一是“怕冷”不“怕热”,即经济热一点没问题,但只要GDP一下降,经济一遇冷就很容易引发很多问题;二是“刹车”容易启动难,原因在于经济“刹车”的主动权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只要经济过热,政府就收紧银行信贷,经济很快就会“刹车”。而经济启动的主动权则掌握在老百姓的手中,如果老百姓感觉经济前景不妙,就会不约而同减少消费,经济增长自然立即下降;三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失业远比通货膨胀让人担心,因为一旦失业率高涨就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就目前的经济发展问题,厉以宁建议国家4万亿投资应更多地投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这样对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都会更为明显。他还建议,有实力的企业应该利用当前时机加大人才储备、资金储备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积累。“我不赞同经济‘过冬’的说法,建议用经济休整比较贴切,只有在以上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企业才能在经济复苏时赢得先机。”厉以宁说。

  就与会人士提出是否应该限制大小非的问题,厉以宁表示,大小非问题不应该人为制止,而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股市恢复过程中逐步自行消化。

    相关专题:

    聚焦创业板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