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10年镜中花 适时推出惹小老板拂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 06:19  理财周报

  深圳论坛7届沧桑已露抬头纹

  尚福林说“适时推出”,诸多小老板拂袖离场

  还是在深圳五洲宾馆。与7年前会场完全相同。嘉宾也基本相同,听众换了7茬。

  在创投界小有名气的深圳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对创业板失去了信心。“再等10年可能都不出创业板。”面对五洲宾馆台下济济一堂的听众,陈玮眉头紧锁。1999年就进入创投的陈玮,当初听说国内要开设创业板,于是毅然回国。但10年过去了,陈玮仍然望穿秋水。

  12月1日-3日,深圳五洲宾馆。一如往昔,深圳证券交易所“三弹联发”——中小企业、基金、期货会议相继召开,只不过今年的会议带有不同往年的一丝寒冷和苍凉。理财周报记者全程参加了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在12月1日这一天,与中小企业、创投同悲切。

  理财周报记者 汪江涛 张伟湘/文

  “变化的是融资更难”

  首先开始的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等的主题演讲。10:45开始了第一轮嘉宾对话。

  “中小企业是就业主体、如果不把目标放在就业上,你就不可能真正地、自觉地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按照这个逻辑大谈“就业优先”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此前参加了4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4届下来就有了沧桑感。无变化的是融资难,变化的是融资更难。”

  “就跟兔子一样,跑得快、进来也快。”深圳朗科邓国顺说道,如果推出创业板,将重新带动民间投资进入中小企业,让大家看到创业板的希望。”“U盘之父”邓国顺打了一个比喻。

  在会议茶歇期间,邓国顺对理财周报记者说,由于有技术专利他的企业现在融资还没有问题。邓国顺笑言,一些原来的竞争对手像是一夜之间消失了,这也给自己的企业收购扩张带来机遇。

  “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非常大。”康乃尔大学教授终身教授黄明忧心忡忡。“当9月份雷曼破产,美国7000亿美元救市,美国、欧洲国家领导人都好像惊慌失措的样子,我们的老百姓在消费上从紧,我们的企业不敢投资了,而且这些企业不是出口的,是完全满足中国内需市场的企业。这个让我担忧很大。”

  “你问中小企业融资,融不融得了?很多企业告诉你融不了。你问他要融的话成本是多少?不管是地下钱庄、民间融资还是发债,甚至找海外的投资者给他们私募投资,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4倍、6倍或8倍,都只是个位数市盈率的融资,而上市公司则是10位数市盈率的融资,这个差别几乎是中国独有的。”黄明分析说:“这只能说明,中小企业要么融不到资,要么融资成本非常高。”

  对此,中关村管委会主任戴卫深有同感。“来之前,中关村里的企业几乎都在讨论过冬,但是对这个经济的冬天究竟有多冷大家还没有明确判断,要看是在黑龙江过呢还是在海南岛过。”戴卫说,中关村是我国高科技企业的集中地,除了联想是世界500强企业(排名499位)之外,其余1万多家都是中小企业。因此,中关村的企业最不希望资本市场提前冬眠。

  “目前中关村的企业遇到了明显困难,一是全球IT企业的预算支出只有5.8%的增长,几乎减少一半;二是中关村年总收入1000万元以内、创办5年以内的中小企业获银行流动贷款不到总数的2%;三是中关村许多高科技型企业的‘人脑加电脑’这种产业高端化和资产倾斜化模式让有关部门看不懂,因此上市率偏低。”

  “白发”创业板

  13:30。下午首先开始“寻求中小企业发展之道”的嘉宾对话,对话者包括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王黎明、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银监会统计部副统计员叶燕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社科院科技政策研究所所长穆荣平等。没有了上午的尚福林等部委领导出席,深交所副总经理周明主持起来更加“放得开”。现场气氛也开始轻松起来。

  “十教授上书救市”的领头人刘纪鹏一句“今年是深交所追求创业板的第10个年头”话音刚落,周明就纠正说是筹备创业板第10个年头,深交所追求创业板的第8个年头。“这个我非常清楚,刚开始叫科技板,到2000年叫创业板,当时是我带着一些同志来到深圳,也就是说要开张了。”周明还指着自己的头发开玩笑说,为了创业板头发都变白了,现在看到的头发都是焗了油的。

  “每次到深圳来参加这个会议,我们的创业板还是没有听到发令枪声。”第三个发言的嘉宾、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一脸严肃,充满忧虑。闻听此番开场白,周明接过话头说“主席今天特别重要的一句话还是适时推出创业板”。

  活跃于证券与媒体业界的刘纪鹏,会场上也“插科打诨”——“刚才周明说佩服我们梁桂主任每次论坛的这种激情,其实深交所这种激情也不减。我其实要佩服的主要是佩服他们这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激情。”

  周明主持的这场嘉宾对话中,台下听众笑声不断。但在轻松之余,众所期盼的创业板仍然如水中月、镜中花。“去年发言题目是‘中关村拭目以待创业板’,今年也是‘拭目以待’,如果明年再推不出来,明年再来,反正总要等着这个创业板。”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主任戴卫在最后一场由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主持的嘉宾对话中说。

  最后一场对话主题是“当前经济环境下的中小企业投融资创新”。参与者包括官方的戴卫、浙江中小企业局局长吴家曦,海外机构瑞银和新加坡交易所的代表,以及朗科科技董事长邓国顺和东方富通董事长陈玮。

  尚主席:“适时推出创业板”

  “去年中关村有20家企业在海外上市,4家在国内上市,但今年一共只有5家在国内外上市,2家在国内获批的企业虽然拿到了通行证,但还没有发行。” 戴卫苦笑说,现在中关村企业的“生命线”就是待办股份转让系统,已有39家企业挂牌,年底预计可到50家。“这是创业板和主板之路有点堵塞的情况下的另一条路。风险投资已经冬眠了,我们还在研究如何过冬。”

  “我们现在穿着T恤找棉袄,现在不知道在哪。”陈玮开场白说。邓国顺听罢,打趣道:“你在深圳过冬还是暖冬。”

  陈玮治下的东方富海因为投资了三诺电子——韩国创业板KOSDAQ上的首家中国企业而名声大噪。但在当天会场上,陈玮显然没有以往的意气风发。“如果资本市场迟迟不改善,创业板再十年不出来,我想很多人也不敢投。”

  创业板何时推出,谁也说不准。

  深交所某部门负责人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尚主席一句“适时推出”,让许多中小企业提前离场。尚福林今次演讲显然“应时而生”,主要讲到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等问题,仅在最后深化改革创新部分,在第二个小标题“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项下用了“适时推出创业板”7个字的创业板内容。

  这与他在去年股指6124点高位后举行的同样论坛上的讲话不可同日而语。彼时,尚福林的演讲着重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在其近期要重点做好的5个方面工作中,第3点就讲到“近期要重点加快创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在演讲的第二个部分,尚福林还重点讲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距离产生美,但遗憾没有美。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魏加宁所说:“我认为,我们错失了一个最佳时机,前几年A股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如果我们当时能够及时地推出创业板,能够分流一部分A股市场的资金,减轻A股市场的泡沫,同时为中小企业开辟了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熊晓鸽:现在是创业板推出最好时刻

    创业板远水与近渴之争

    创业板短期内推出不现实

    创业板将给中小板带来二次定价机会

    创业板推出预期再加强 三类个股有机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

    金融时报:适时推创业板成专家学者共识

    期待创业板推出配套措施还需跟上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