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教授上书救市被批无思想 道理小学生都懂(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2日 09:09  新快报

    评价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大小非"问题仍有争议

  "这十名经济学家在市场危难之时,发出强烈的学术声音,我是非常赞同的。用各种方式来启动股市、恢复其融资功能,从而带动经济发展,肯定是有积极效应的。但是在细节上我还是有些不同意见。平准基金的推出在短期内难以成行;购买H股的作用也不是十分明显,还不如由银行或者汇金公司出资,让央企直接回购;而且他们提出的"大小非"问题我也有不同意见。"

  万联证券分析师吴振威:这些道理小学生都懂!

  "这些经济学家提出的所谓"建议",无非是将一对利好消息集中到一起,对市场肯定是利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行性存疑。当然,股市转好,人们消费力上升,经济回升,地产业啊、钢铁行业啊等等都会复苏,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么简单的。就以"大小非"为例,散户肯定是拥护对它们进行限制。但是企业或者集团当时是支付了对价换取的流通权,现在凭什么说不能流通呢?人家送股送现金不是白送的。"

  股市终极“伪命题”救不救?怎么救?

  ——十教授上书与本报点评

  上书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宣布了4万亿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得到国内各界普遍拥护及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诚如温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在信心的恢复上已得宝贵一分。然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当前市场信心稳定的根基尚不牢靠,十大措施的具体落实更为艰巨,仍需坚定不移地推出进一步政策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以扩大内需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复杂局面的目标。在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言。

  振兴股市作为切入点

  本轮扩大内需和1998年上一轮扩大内需相比,国内经济背景已发生较大变化。中国GDP总量增长了三倍,需要的资金总量更大,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已进入科学发展观和民生时代,如何确保扩大内需的增长质量更是严峻挑战。同时,我国已进入金融与资本经济时代,金融与资本市场对经济的作用已和上次不可同日而语,本轮扩大内需既要有与上轮相近的实体经济方面的举措,更要增添全新的现代金融与资本市场管理的智慧。因此,落实十大措施应坚持:(1)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相结合;(2)银行间接融资与股市直接融资相结合;(3)企业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相结合;(4)资金保证治标与制度创新治本相结合;(5)短期见效快的措施与长远战略相结合。为此,我们认为,应把振兴股市作为恢复市场信心和落实十项措施的切入点。

  《新快报》点评:

  落实十大措施的确需要有新智慧,不过这五个坚持中似乎看不到什么新思想。作为经济学家最好拿出一些具体的建设性见解,而不是泛泛而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