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企增持如潮 国资委奋力救市(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 09:36  每日经济新闻

  业内人士:央企大面积增持可期

  随着央企增持潮的掀开,下一个增持的央企会是谁?央企增持能持续多长时间?这些都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我们的筛选,目前至少还有四、五十家央企和地方国企存在较大的增持预期!”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李先明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他称,大股东增持属于自发的市场行为,其对市场的影响将更直接、更有效果,完全可以代替平准基金的作用,甚至比平准基金起到的作用更大。他认为,目前管理层发出的维稳信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后续利好政策可期。

  “少有现身的国资委也成为救市主角之一,说明救市措施已经进一步升级!”长城证券研究所所长向威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资本市场的长期低迷不仅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更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伤害。由于股价持续暴跌,目前有7万亿的市值已经蒸发。现在,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无论从形象还是从实际利益考虑,与一般投资者相比,国资委所管理的央企遭受到的损失更大,如果市场长期不稳定,势必对央企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融资造成伤害。从目前央企纷纷增持的情况看,这一点很可能已经引起国资委的高度重视。

  向威达认为,大股东增持主要从三个目的出发:

  首先,大股东认为市场已经低估公司价值,从长期投资来说,在目前的点位上增持将来会在财务上带来比较丰厚的利润。

  其次,大股东与其他股东持股数量差距不大,随着全流通的到来,股东之间可能引发控股权的争夺战。大股东认为目前增持比将来付出的成本会更低,未雨绸缪。

  另外,部分上市公司同时在海外上市,在股价低迷的时候更加注意增持股份以巩固控股地位,防止海外对手发起联合收购。

  他还认为,由于宏观经济尚不明朗,加上明年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压力,后市可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筑底回升。但央企大面积增持为市场吃了一个“定心丸”,如果此举仍不能稳定市场,相信政府会出台更多的政策。另外,由于央行前期“双降”仍留有余地,预期货币政策可能会根据接下来的宏观经济状况作进一步调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