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证券 > 证监会多管齐下系统治市 > 正文
大小非减持作为本次下跌的主要原因,已经成为众多股民的心头大患,而此前一直坚持大小非减持不是市场下跌主要动因的中国证监会也终于在近期公开表态,将研究通过券商中介达成交易,引入二次发售机制,完善大宗股份减持的市场约束、减震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逐步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
引入券商中介避免过桥减持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日前表示,在大宗股份转让过程中引入券商中介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可避免此前大宗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过桥减持、通过关联方进行减持的问题,避免关联交易;第二,券商要根据需求进行销售、定价,进行智力输出。
引入券商中介,就是要把大宗股份打散,由现在的一对一转让,变成一个人卖,很多人买,从而减少对市场的冲击。
二次发售机制细则正在制定
目前,二次发售包括两种模式,一是美国模式,又被称为二次发行,指公司主要个人或机构持股人对公众发售其限制性股票;第二种是类似于中国香港的存量发售机制,通过寻找合适的大宗股权长期买家,在不会对二级市场股价造成持续冲击的前提下,实现大宗股份减持。
对于A股的“二次发售”机制将采取美国还是中国香港模式、会产生何种效果,监管部门的官员、业内人士一直意见严重分歧。
通过券商中介引入“二次发售机制”,虽然最终仍然是减持,但在监管层看来,这样可以增加流通环节,将大小非减持过程拉长,放缓大小非减持的速度,从而达到降低大小非冲击力度的作用。
市场人士认为,无论是引入券商中介还是二次发售机制,监管部门均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以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至于在什么时点披露什么内容,还要予以进一步研究细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一定对稳定市场预期有重要的作用。
开发可交换债券
可交换债券是上市公司股东(通常是大非)将其持有的股票抵押给证券托管机构,然后以此为标的发行债券。这一做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缓解大股东的融资困境,从理论上说,如果股市低迷,市价低于转股价,债券持有人就不会转股,这样就可减少二级市场的流通筹码;而若股市高涨,债券就可转换成股票,从而对转换股票的速度和规模加以控制。有报道说券商对可交换债券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联合证券策略分析师杨伟聪认为,二次发售配合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如果能够不打折扣的付诸实施,将是彻底解决“大小非”流动问题的实质利好,整个市场的反弹可期。
新浪调查:你如何看待用可交换债控制大小非 |
相关报道:
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