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应暴跌 证监会再推救市组合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8日 07:55  重庆商报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8月15日下午就中国股市热点问题答记者问,表示“高度关注市场波动”,将着力改善市场供求。并称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机制及结构尚不健全,加大了调整幅度,但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总体趋势不变。对市场担忧的“大小非”减持,证监会称,还将出台完善大宗交易系统、开发可交换债券、建立国有股东转让实时监控系统等三大措施。

  当前市场的七大热点

  1.如何看待股市连续下跌,调整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2.针对“大小非”有哪些政策?及国资委减持系统的介绍。3.关于中国南车IPO情况,介绍大盘股发行的节奏安排和考虑因素。4.上市公司回购、分红办法等多项制度内容。5.如何引导长期资金。6.打击犯罪,维护投资者权益。7.规范重组资产估值。

  证监会推出六大措施

  1.三项新政引导“大小非”有序减持。2.强化市场机制改善市场供求。3.简化回购审批程序,进一步完善分红制度。4.多渠道引导长期机构入市。5.下一阶段稽查重点锁定四方面。6.加强监管防范上市公司重组、资产注入评估不实。

  专家解读利好政策

  财经评论家水皮:

  证监会正面回答值得肯定

  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表示,在他的印象中,这是证监会第一次就股市暴跌,正面回应市场的疑问,消除市场的疑虑和恐惧,做了一个负责任的管理层应该做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证监会对于7个方面问题的回应表明,中国股市已经到了一个需要远近结合、综合治理的阶段,但是首先还是要救市,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救市最有效、最直接、最能给市场以信心的办法,还是尽快推出平准基金,这才是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的根本。

  国都证券张翔:

  意在维稳缺乏实质性利好

  张翔认为,这次证监会出发点是为维护市场稳定,不断完善市场的制度建设,这是证监会的职能,但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大小非”问题短期不会有很好的解决方式,因为产业资本的短缺,是当前“大小非”减持的动力,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另外,大盘股IPO问题,需要国资委和证监会相互协调,并不是证监会能单独解决的。对于后市,在宏观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前,行情并不会转好。

  中信建投吴春龙:

  救市效果明显反弹可期

  吴春龙认为,这次证监会谈到的7大问题表明了证监会第二次救市,市场应该有正面的回应,短期反弹可以期待。但他也表示,这次证监会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好出台,只是制度上的建设。由于宏观经济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决定了市场的基本面也不会好转。他认为,完善“大小非”机制,只是减缓了“大小非”减持,不能从本质上去解决。大盘股的IPO放缓是增加二级市场的资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报综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