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有金融股仅减持3.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2日 03:40  每日经济新闻

国有金融股仅减持3.3%


  ◆每经记者 胡俊华 发自上海

  大小非减持是否是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按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0日的说法,“近期关于国有股大量减持的传闻,相当一部分是市场的炒作。”由于金融(银行和保险)不属于国资委管理系列,因此,谁来代表国有金融股股权再次成为市场的讨论热点。

  对于是否应采取国资委统一监管非金融国企这一模式打造“金融国资委”来统一管理金融国有企业、国有股东手中的金融股是否会被大量减持?市场仍存有疑虑。

  国有金融股仅减持3.3%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对17家上市银行和保险公司前十大股东国有股东限售股减持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截至目前,这17家上市公司共解禁限售股7984281.89万股,其中遭到国有股东减持的股份21363.25万股,仅占总解禁股数的3.3%。而这一数字,与李荣融10日所称“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要绝对控股。这些股票可以流通,但是为了保持国有经济的控股地位,不可能大量减持,或者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大量减持”这一言论不谋而合。

  据统计,在17家金融企业中,仅中行、工行、浦发、中信和中国人寿5家公司遭到其前十大股东中的国有股东减持,但具体数字来看,这一减持比例微乎其微。比如,中国人寿减持中国银行455.12万股,这一数字与中国银行总共解禁限售股649350万股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浦发银行在解禁的305070.6万股中,被减持约1701.4万股,约占5.5%;中信银行解禁限售股230193.27万股,其中被减持120万股,约占0.05%。

  大小非不会轻易减持金融股

  对于大小非的解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对国内金融上市企业来说,“大小非解禁”不是一个大问题。他称,首先对“大非”来说,由于要在国有金融企业,特别是中央级金融企业中占据绝对控股地位,因此,国有股不会大规模减持。

  “小非”的问题相对比较复杂。由于 “小非”主要是由国有法人持股,从理论上讲,一旦限售股禁售期限一过,“小非”便可自由解禁,不让其减持是没有道理的。但郭田勇同时表示,从目前情况看,由于金融股效益普遍较好,加上目前资本市场低迷情况下,金融股价值普遍有所低估,因此在获利驱动下,“小非”也不会轻易减持其所持股份。

  金融国资委仍存争议

  尽管目前并没有国有金融股被大规模减持的忧虑,但该采取何种模式来监管国有金融业的发展,市场上却有不同的声音。

  郭田勇表示,在对国有金融监管上,并不一定要效仿国资委模式。他指出,由“金融国资委”统一管理国有金融资本并非最好办法,因“金融国资委”集“出资人”和“监管者”两种职能于一身,而这两种角色应该被严格地区分开来,监管机构绝对不能充当出资人。因此,“金融国资委”并不符合行业规律。另外,金融国资委模式追求“绝对多数”和“单一国有资本持股”,但总体而言,其背后股东都是国家持股,加上背后国有股权的分界线并不明确,分工效率很低。

  在郭田勇的眼中,“分散持股,多头出资”的分散监管模式成为最佳选择,他表示,尽管目前分散监管模式看起来有些乱,但乱并非坏事,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某种意义上,不同的出资人都在看好自己的股权,但在大方向上,都代表国家利益。另外,分散化股权持有方式,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制衡。

  另外,采取由汇金公司出资,派出董事等市场化方式运作来追求回报,这种管理模式市场化程度最高。

  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对此表示不同的意见,他比较赞成类似金融国资委模式的统一监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