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联生活周刊》:保卫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6日 10:36 三联生活周刊

  救市的行政与市场途径—保卫股市

  当暴涨暴跌成为市场的常态,需要教育的就绝不仅是投资者了。大国崛起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股市,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反思。

  记者◎谢九

  6月19日,沪深两市再次遭遇千只股票集体跌停的惨状。在众多暴跌的股票中,一家名叫帝龙新材(002247)的小公司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关注,这是一只于6月12日上市的新股,在经历了短短6个交易日后,公司股价迅速跌破发行价。如此短时间内跌破发行价,类似的事件大概还要追溯到两年前,2006年8月,中国国航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不过在随后的1年内走出了10多倍的涨幅。

  跌破发行价的自然不止帝龙新材这家小公司,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中国太保中海集运等众多巨无霸们,早已在连绵不断的下跌中跻身“破发一族”。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6月以后上市的新股中,已有一成的公司跌破发行价,跌破增发价格的更不计其数。

  破发,意味着股市的融资功能受到强烈冲击。股市不仅是投资者们“炒股”的场所,更是上市公司融资的平台,二者关系唇齿相依。股指暴跌过半后,投资者们失望离场,上市公司自然也就失去融资的源泉。在今年国内银行信贷紧缩的背景下,如果股市的融资功能也同时萎缩,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中国公司目前大多数还是依靠投资的外延式扩张模式,如果融资渠道受阻,也就意味着利润的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而上市公司基本上可以算是中国经济的代表,上市公司无法通过股市做大做强,也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经济的现状。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也就在此。在过去两年的牛市行情中,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巨额资金,2006年A股IPO和再融资额为2575亿元,2007年为8056亿元,创下了当年全球市场最大的融资纪录。反观前几年熊市期间的表现,2005年融资额325亿元,2004年832亿元,2003年805亿元,2002年767亿元,股市的兴衰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在这些数字中显露无遗。

  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股市获得应有的回报。当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之后,2007年以后入市的投资者已经基本上全军覆没。有调查表明,大约有95%左右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入市的投资者还有盈利的比例不足5%。如果将时间窗口放大一些观察,即使是那些有幸享受了2006年牛市行情的投资者,其实也只不过弥补了过去几年(2000~2005年)的亏损。以此看,至少在过去8年内,能够在股市上获得回报的投资者只是凤毛麟角,这绝对是一个太不正常的现象。以中国经济每年10%的增长看,8年的复合增长率已近100%;A股市场2000年到2008年6月,上证指数从2000点上涨至2800点,涨幅仅为40%。如果扣除这8年间新企业上市对指数的推动,基本上可以认为,中国A股市场在过去8年的回报为零甚至为负数,在过去8年中投资中国A股,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过去的8年可谓中国经济的黄金8年,如果中国投资者在这一时期尚且无法通过股市分享中国经济的成果,那么,股市存在的意义就都值得存疑了。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当时上证指数正好处于6000点的高点,“财产性收入”的提法一度让众多投资者兴奋不已。9个月过去,上证指数从6000点跌落过半,投资者不仅没有实现预期中的财产性收入,反而使自己的资产大幅缩水。如果说现有的1.1亿多个股票账户代表了中国的中产阶级,在他们的资产缩水过半后,再指望他们来拉动内需,恐怕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了。

  2007年9月,A股市值达到24万亿元,首次和我国GDP规模相当;2007年底,A股市值达到GDP的140%。一个国家的证券化率超过100%,这是一个资本大国开始逐渐崛起的标志。可惜的是,我们的监管层对于资本大国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太大的动力去维持这样的地位,在沪深股市跌幅过半后,我国的证券化率也跌落至50%左右,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小国。监管层经常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但是,当暴涨暴跌成为市场的常态,需要教育的就绝不仅是投资者了。大国崛起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股市,这个问题值得所有人反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