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创业板是让企业做大做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 14: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上市门槛适中

  ⊙本报记者 吴蓓拉

  《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之后,引起中介机构和创业企业的热烈讨论。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门槛适中,经过多方面平衡,既考虑到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也考虑到了适度的门槛降低市场风险。

  定位成长性而不是创业期

  根据意见稿,拟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应符合以下条件: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公司在创业板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元。

  “创业企业风险就太大了,创业板定位不是创业期企业,而是成长性创新企业。”一位参与制定规则的专家认为,创业板其实定位于成长期的创新企业,而不是创业期的企业。“创业板应该对创新型企业来说不是让它创业,应该是让他做大做强。”

  一位投行的负责人表示,“在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后接到了很多企业的咨询电话,我给他们解读的第一句话就是成长性、自主创新,这点特别重要。虽然有的企业财务也达到创业板标准,但不一定能够上创业板,如果这些企业不是自主创新型而是一些普通的制造类企业。”

  没有经营能力企业不能上

  虽然境外许多创业板已经超越了设置门槛的阶段,但是为了杜绝过大的市场风险,我国内地创业板还是设置了一定的入门条件。一位参与制定规则的专家表示,“最后我们想来想去,不能把什么样的企业都推荐上来,一哄而上。如果根本没有经营能力的企业上来,这样一年下来就亏损,二年就退市了,那样创业板就是失败了。”

  一位业内人士在解读创业板时,认为上市企业标准的设置考虑到了自主创新企业的特点。创业板设立了两套财务要求,其中一个仅要求一年盈利,这就是考虑到了自主创新企业的特点。另外,对无形资产的要求有所有突破,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要求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但是创业板标准中没有规定具体比例,“这是为了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和知识产权等企业,彻底放开这一比例,不写就意味着只要符合公司法就行,在指标上给更多企业预留了空间。很小的一步,都是经过多次讨论得出的。”按照公司法无形资产所占净资产的比例最高是70%。

  中信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认为,“硅谷虽然点燃了美国创新浪潮,但是如果没有纳斯达克制度辅佐,那么美国所谓创新十年的增长也应该是看不到的。”他说,要兼顾方方面面总是难以十全十美,我们要在对创业板推出的意义认识基础之上来看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