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纽交所北京代表:中国创业板应采取严监管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 07:2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纽交所北京代表:中国创业板应采取严监管模式

  中国创业板应采取严监管模式

  ———专访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

  证券时报记者张达

  纽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戈日前表示,创业板的推出对中国中小企业是一件好事,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下,创业板的推出需要谨慎,可以借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创业板宜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模式建立,这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健康稳定长远发展非常必要。

  杨戈是在“第四届亚太投资峰会”间隙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还认为,中国企业在国内上市是主流,海外上市是长期趋势和补充。

  创业板应与主板互动

  “对中国来讲,由于以前A股的上市规则要求比较严格,如要求3年盈利等,很多比较年轻的企业达不到这样的上市要求,这也是很多成长较快的创业企业都去海外上市的一个原因。”杨戈认为,创业板的推出填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块空白,是非常必要的,对中国的年轻的中小企业是很好的事情。

  他认为,长期来讲,创业板会与主板市场形成很好的互动关系,规模较小的创业企业可以先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与主板市场需要建立一个渠道,使在创业板上市后且发展比较好,达到主板市场上市规则要求的企业可以转到主板市场去。

  创业板需谨慎推出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但是通常来讲,对于一个新的事情,需要有一个逐渐摸索,循序渐进的完善的过程。杨戈认为,由于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历史较短,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还比较年轻,在这种大环境下推出创业板市场需要谨慎。“一开始,创业板的设置可能与市场上某些人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谨慎推进是比较好的选择。”他说。

  据杨戈介绍,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建立和推出完全是市场行为推动的。以前美国只有纽约证券交易所,其上市门槛非常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新兴的科技企业,它们需要上市,但是由于历史短,盈利低甚至不盈利,达不到纽交所的上市要求,在这样的庞大市场需求的背景下,美国证券商协会建立了纳斯达克市场,目的就是来满足这些新兴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完全是由市场推动的行为。

  创业板应采取严监管模式

  杨戈说,从国际经验来看,创业板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监管非常宽松的模式,如伦敦的AIM市场,基本上不受证监会监管,而是交易所自我监管的市场,其上市门槛非常低,监管也非常宽松。另外,新加坡港刚推出的凯利板、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旗下的欧交所创业板都是采取交易所自我监管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虽然上市门槛比较低,但监管比较严格,与主板市场的监管经常采取同样的标准,如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下,采取第二种模式建成创业板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杨戈说,因为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较短,比较年轻,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相对不是很成熟,所以一开始采取严监管的模式,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健康稳定长远发展是必要的。

  中国企业国内上市是主流

  创业板的推出是否会对中国企业选择纽交所上市有影响呢?杨戈表示,纽交所从来没有把中国资本市场看作竞争关系,长期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上市主体、资本市场主体肯定是在国内,中国的企业国内上市肯定是主流,海外上市只能是一个补充。他认为,这一方面是政府的政策导向问题,另一方面是近两年国内本土基金越来越活跃,它们的投资是以国内上市为目标的。此外,长远来看,随着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中国资本市场更加开放,对于资本退出没有太多限制,外资基金投资的企业选择在中国国内退出的会越来越多。

  据了解,2006年和2007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高峰,以去美国上市为例,2007年在美国IPO的中国企业有30个,融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是以前若干年的总和。而从今年初到现在,一共只有2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不过,现在准备到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还是比较多的,今年至少有50家公司在积极准备到美国上市,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杨戈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ST威达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