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撤离资金将重返A股 国际热钱奔赴创业板坐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 23:0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坊间有关创业板的传闻从未停止。

  从创业板征求意见稿到第一批登陆的企业名单,再到推出的具体时间,创业板的每个动向都牵动着热情的市场。

  “市场的‘热情’其实主要是拍那些准备进驻创业板的海外资金,大部分国内投资机构都还在观望的阶段,”中信证券投行部的一位匿名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除了二级市场上分散的游资之外,一些私募基金已经开始做进驻创业板前的冲刺工作了,“届时创业板不排除会出现机构集体坐庄的现象。”

  在市场人士看来,全球证券市场一片低迷的状况下,几乎没有什么能比中国推出在即的创业板更具有吸引力了,“任何一个板块在推出的时候,都会面临国际炒家的疯狂炒作,中国的创业板更是如此。”ePlanet Ventures高级分析员郑玉芬表示。

  炒家或将坐庄创业板

  “市场的规律是,资金总是流向高回报的地方。”北京恒丰美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业务总监熊立峰向记者分析说,对那些手握资金的炒家来说,2008年资金回报率最高的仍然是A股。

  一位西南地区从公募转投私募公司的投资总监谈及此,直接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主板市场的表现一直没有出现整体的拉升,他们将不排除去创业板淘金的可能,而几家机构资金联合进出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

  按照目前市场上的普遍看法,A股的流通市值大约在8万亿左右,而国际热钱如果进来1500亿美元,即10000亿人民币,就足以把市场搞得天翻地覆。

  实际上,国信证券上海管理总部投资经理陶正斌早在此前就指出,“2007年国际资本流入约3000亿美元”,而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市场预计的1500亿美元。

  “其实光是一些民间的私募基金以及江浙一带的游资就能对A股产生一定的影响,何况是几千上万亿的海量资金。”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胡世杰认为,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A股的动态市盈率早已降到投资价值区间,“创业板此时不仅泡沫小了许多,也更适合进行投资。”

  此外,胡世杰表示,一些新发行的基金未来也可能成为创业板的庄家,在老牌基金建仓主板市场完毕之后,新基金建仓的成本相对更高,既然这样,不如转向即将出台的创业板市场寻找机会。

  熊立峰也指出,动辄几亿元就能操控股价的创业板,对于那些擅长炒作的国际资本来说轻而易举。在他看来,相对于创业板,主板市场的约束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无法避免注资重组、垃圾变黄金等状况,那么,尚未经历市场考验的创业板成为国际资本炒作首选的市场也并非没有理由。

  创投忧虑机构观望

  “其实目前大多数的创投机构,尤其是外资创投都对创业板持观望的态度。”郑玉芬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个是担心机构推出的上市企业变成热钱投机的工具,另一个是观察企业上市审核的时间。

  郑玉芬表示,由于目前国内公司IPO有锁定期的要求,而一旦锁定期一年多或更长,很可能使风险投资错过最佳的退出时机,而这将会严重影响到投资收益,因此在创业板没有正式运行前,创投机构对于创业板相对持谨慎态度。

  事实上,据业内人士分析,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企业大多是国内创业投资机构力推的公司,一方面政府背景将避免游资炒作的可能,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在审批过程上更加容易。

  霸菱亚洲总经理曾光宇则向《华夏时报》表示,对待创业板一定要谨慎,“环顾历史,其实很多的地方创业板做得不成功,其中最成功就是成立了三十几年的纳斯达克”,曾光宇说,但是除此之外,包括香港在内的创业板都存在一些问题。

  类似的是,除了外资创投机构显示出的忧虑外,一些国内大机构也流露出参与创业板的犹豫和对市场的悲观态度。

  “第一是创业板公司的盘子小,几个亿的资金就能操纵,这样很容易就被人坐庄,风险太大;第二是上市的门槛过低,公司不像主板一样能保证业绩和质量;第三就是会面临限售股解禁的风险,一些获利的风险投资可能会在高点抛售股票来实现退出。”中信证券投行部的匿名人士向记者表示,即便是纳斯达克这样成功的创业板,也曾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市场行情,相对于创业板的风险,国内的投资机构短期内可能不会轻易涉足创业板。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