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融资融券不存障碍推行在即 金融股有望触底翻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0:0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黄玲雨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两会期间对“融资融券业务今年有希望推出”的表态把已停歇一年的市场对融资融券的猜想再次推到市场话题的中心。

  近期市场关于中信、海通和中投等三家券商即将成为融资融券业务首批试点的传言,更加重了市场对融资融券即将推出的预期。

  而在此前的2月下旬,证监会机构部巡视员聂庆平曾赴上海,走访了已递交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申请的主要券商,考察其融资融券开展的准备工作。

  种种迹象表明,融资融券试点可能不久推出。

  融资融券的推出已不存在障碍

  早在2006年6月和8月,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已分别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为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奠定了制度基础。

  2006年9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又先后发布了<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和<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帐户结算和券商与投资者的合同要件进行规范。

  至此,关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的规章制度已经完备。“在制度层面,现在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已不存在障碍。”某创新类券商融资融券部负责人表示,“唯一欠缺的是向券商提供融通服务的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还未成立,但这不会影响试点。在试点阶段券商可以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向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服务。”

  而在<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颁布后,符合条件的创新类券商就开始针对<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准备。

  据了解,目前已有十几家券商向证监会递交了融资融券试点申请,并均已设立了针对融资融券业务的一级部门融资融券部(或证券信用部),而其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和第三方存管工作也已完成。

  “在制度建设和券商的准备方面,2007年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已经没有问题,只是在推出时机上监管层有所考虑。”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如果说面对2007年的大牛市,监管层担心融资融券业务会进一步推高股指,增加股市的风险。那么在现在市场下行风险聚集,急需利好提振的情况下,作为监管层调控市场的一张牌,推出融资融券的时机。

  根据<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的规定,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或融券卖出时,融资或融券保证金比例均不得低50%,即投资者可以通过融资融券将手中持有的证券市值最多再放大0.5倍。

  对于融券业务,在中国证券金融公司成立之前,券商可借出的证券主要是其自营券,而券商的自营证券的规模较小,同时都有止损位的限制,融券的规模会较小。

  而在融资业务方面,券商只需提供资金,无须承担证券价格下行的风险,规模会远远大于融券规模。

  “试点推出后,会出现融资业务的单边发展,从而放大市场的购买力,这对于整个市场是一个提振。”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金融板块利好最大

  融资融券一旦推出,券商板块的利好最为直接。

  在这一业务中,由于投资者融资和融券有证券担保,券商赚取利息收入的风险几乎为零。“利率大概与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持平或稍高,保守估计,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利润率会超过6%。”上述券商人士估计。

  除了直接的利息收入,融资融券业务会进一步刺激交投量的活跃,从而提高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

  同时融资融券业务也对大盘蓝筹股特别是占沪深300最大权重的银行股形成间接利好。

  在向投资者提供融券业务之前,券商必须事先购买一定量的股票,但须承受股票下跌的风险。为将风险降到最低,券商会选择下跌空间较小、股价波动较小、业绩比较稳定的股票长期持有。

  经过长时间的调整已处于平稳期,长期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股,可能最先进入券商的股票池。

  而在沪深300指数中,银行股跌幅最深。自07年11月以来,其已较最高点下挫41%,高于沪深300指数同期37%的跌幅。

  “向投资者提供融券服务,相当于券商与投资者之间的对赌,表明券商看多,投资者看空。2008年券商的研究报告都对银行股持乐观态度,表明券商对银行股的长期表现十分看好。”一市场人士表示。“购买银行股借给投资者,如果上涨,券商除了获得利息收入还有投资收益。”

  对于获得券商融资的投资者,也更倾向于增持银行股。

  “融资隐含着投资者看涨其购买的股票。在融资放大购买的杠杆作用下,如果股票下跌则意味着投资者的损失被放大。所以选择调整幅度最深的银行股更加保险。”上述市场人士分析。

  同时为降低风险,投资者在接受融资服务时,会和可能推出的股指期货配合。加上这一因素,投资者购买大盘蓝筹的可能性增加。而银行股占据沪深300板块单一最大权重,会直接受益这一联动。

  而在业务层面,银行股也将受益。

  按照监管层对融资融券业务最终的构架:券商向投资者提供融资融券服务,再由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对券商进行资金和证券的融通。而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的资金则来源于商业银行。

  这一构架一旦成型,银行将获得一个新的风险极低的贷款出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