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源现象:一个地域的经典上市故事(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0:39 证券日报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深透而到位的认识,沂源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扶持服务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上市环境,专门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上市工作机制,通过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和协调服务等,积极创造条件,合力推动企业上市。对企业申请上市过程中,凡是在县内发生的费用除工本费外全部免收。同时,注意总结运用企业上市过程中探索出的好路子、好办法、好资源,以有效指导上市后备企业少走弯路。鲁阳公司和联合化工公司从保荐机构到上市工作人员,都沿用了山东药玻公司上市的原班人员,切实提高了企业上市的质量和效率。在企业成功上市后,县政府从企业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县享部分中拿出一块资金,作为企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企业新上项目建设;对促进上市有关人员,县政府给予重奖。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上市成本,有力地调动了企业上市融资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再融资和资本运作的能力。 企业上市有效带动了全县工业和整个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37.76亿元、利税7.14亿元、利润10.8亿元,主要指标增幅都在30%以上,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26.7%、48.8%和47.5%。药玻、鲁阳两家公司连续入选全国工业重点效益十佳;药玻、鲁阳、瑞阳、联合化工四家上市企业贡献地方财力近亿元,占到全县总财力的1/6。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0.31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年均递增21%;境内财政总收入10.84亿元,是2002年的3.2倍,年均递增2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8亿元, 是2002年的3.3倍,年均递增27.2%;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工业实现的税收占全县税收总量的70%以上。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不出手。当地政府到位而不越位的定位,才最终让沂源成为“现象”。 “沂源现象”:也是“淄博现象” 沂源县所在的淄博市是全国最早开展股份制改革的地区,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场外交易市场——淄博报价系统的所在地,也是近年来山东省各地市中对企业上市最重视和推动力最强的地区。当地人称,正是这样的地域环境孕育了“沂源现象”;“沂源现象”,也是“淄博现象”。 现在组成“沂源现象”的这些上市公司,当年都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发展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而在当时来说,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资金支持体系更是不存在,股份制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意义弥足珍贵。股份制改革使公司获得了亟需的发展资金,也培养了利用资本市场的意识,为公司上市播下了种子。山东药玻、鲁阳股份都是沂源县和淄博市最早进行股份制改革的企业。 在淄博股份制改革大潮之中,淄博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1993年正式创立,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场外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主要从事像山东药玻这样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淄博当地公司的股票交易。虽然其后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彻底清理,但其形成的股份制的深厚基底深深扎根于淄博大地。“山东药玻”于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沂源县“第一个吃螃蟹者”;2005年,“瑞阳制药”在新加坡成功上市;2006年,“鲁阳股份”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些都与淄博报价的培育作用是绝难分开的。近几年来,淄博市也成为全省股份制改制和企业上市的典范地区之一。 中国的产业转型特征,决定企业面临较高的隐性上市成本,企业在迈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土地、税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对企业上市的强力支持和大力推动至关重要。 淄博在全省各地市中最早制定下发《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推出八大举措推进中小企业上市:拟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中一次性发生的土地、房产、车辆等权证过户费,只按规定收取工本费,企业用水权、用电权及其他无形资产无偿给予过户;在拟上市企业改制过程中,原行政划拨地转为出让的,土地出让金部分返还,申请新增用地需办手续的,按市政府规定最低标准收取;已具备上市申报条件的拟上市公司,可以对利润调整后的税收给予优惠;在上市前一年上缴的有关税收留成部分以财政补贴方式返还;拟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办理立项预审、转报或核准手续,自建自用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免缴有关费用;各类技改与创新等专顶资金,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拟上市企业;进一步落实与深交所的备忘录,做好上市资源的培育与推介工作等。这些政策措施,都普惠到包括沂源县在内的淄博各区县市的拟上市企业。 对于“沂源现象”,淄博市很早就有了认识,提出要探究“沂源现象”,积极发挥“沂源现象”的示范效应,2007年初还特别召开了推广“沂源现象”的淄博市上市公司现场会,使“沂源现象”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清利对此表示:“要充分发挥沂源现象的示范效应,积极推动淄博企业上市。做好企业上市工作,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关系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地位。淄博市经济发展要由主要依靠招商引资、股份制改革转向依靠推动企业上市,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老工业区的传统行业改造,推动新型工业化。资本市场的好时机不能错过,淄博市今后要将企业上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放眼山东:资本市场大超越 2006年,山东全省共有18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实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位居当年各省市首发融资之首。在当年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竞争力调查中,山东省名列首位。山东省(青岛除外)在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发行在审企业,目前已达到11家,成为全国各省市中在审企业较多的地区;就在上周末,山东黄金股价力压贵州茅台、中国船舶,成为沪深两市1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最高者。 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正表明山东正在超越。“沂源现象”,也是“山东现象”,是山东正在实现超越的体现。有人说,广东的企业改革好比是一辆桑塔纳,启动迅速,提速快,实际上是南方派的代表;而山东的企业改革,更像是一辆黄河大卡,启动慢,一旦走上进程却势不可挡。山东以厚重朴实的儒家文化为特征,山东的企业改革也以厚积薄发的形式演绎着这一文化,山东的上市公司发展也演绎着类似的历程。 一直以来,山东在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方面位于全国前列。然而,与山东经济大省地位和丰富上市资源相比,应该说山东远没有利用足资本市场。这种现状正在发生改变。山东省已经给予发展资本市场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山东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地市分管市长工作会,研究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为了更好地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快推进省内企业上市融资,建设资本市场强省,山东专门建立了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大力培育后备资源,山东深入实施“千百十”上市培育工程,积极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在全省16个地市中,已有淄博、烟台等11个市出台了鼓励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山东对推动企业上市既积极又审慎,原则就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搞拔苗助长,而是努力让优质企业通过上市变得更强。这样的发展思路,不仅带来了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大增加,也从根本上提升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中国社科院的竞争力调查结果,甚至山东黄金在二级市场的表现,正是山东上市公司质量和实力的展现。 作为中国证监会的派出机构,山东证监局为积极推动山东辖区企业上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做好监管与服务工作,在强化企业上市监管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动辖区企业又好又快地上市,积极探索延伸服务、主动指导与事中提醒、事后监管相结合的企业上市监管模式。”山东证监局局长尹奉廷,多年来一直从事体改和证券监管工作,为企业上市工作倾注了心血,亲自跑遍了包括沂源县在内的山东辖区多家拟上市企业,因此对上市监管工作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自2007年以来,山东证监局将拟上市公司监管工作重点从面上宣传发动转变到重点企业具体问题的指导解决上来,先后赴辖区16个地市及所属的60多个区、县、市,累计对120家企业进行了180多次现场指导。山东证监局还建立并完善了上市资源数据库,本着“关注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思路,将列入数据库的上市后备资源分为重点推动类、重点培育类和重点关注类,对达到上市条件的优质公司给予重点支持。山东证监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就改制中的注意事项、辅导验收中的主要问题等,分别撰写研究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监管主动权,有力地指导企业上市工作。 有理由相信,山东在资本市场上的超越正在变成现实。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沂源现象”将演变为实实在在的“山东现象”。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