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任志刚:港股直通车计划因次贷被迫推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1:09 新快报

  新快报讯 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昨日表示,内地对次贷危机的担忧,是中央政府推迟允许内地居民购买港股的一个原因。

  任志刚对香港立法会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和欧美股市的状况,令中央领导人感到担忧。”

  他表示:“如果你是领导人,你可能也会担心。要是允许某件事情发生,结果把那些问题带进中国,那该怎么办?这就是你必须小心谨慎的原因。”

  去年8月20日,在香港股市遭受次贷危机冲击期间,北京宣布推出所谓的“港股直通车”计划。这一声明促使恒生指数走势大幅逆转,在随后的6周内上涨了55%。

  然而,11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政府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港股直通车”计划的风险。自那以来,这项计划就遭到搁置,而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已使恒生指数回落至去年8月份的水平。

  “港股直通车”将带动资金流出过热的内地股市。但最近几周,受最近一波次贷危机的影响,内地股市明显走弱,而恶劣冬季天气带来的经济影响更加大了股市跌幅。

  马丁可利投资管理公司驻上海的高级基金经理克里斯·拉夫尔表示,考虑到过去一周内地股市的下跌,人们对投资香港兴趣有限。仅在周一一天,上海股市就下跌了7.2%。

  拉尔夫表示:“我从来就没有认为‘港股直通车’是一个好主意。”他表示,现有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允许资金有限地、有控制地进入香港市场,这对中国有关当局更具吸引力。

  “港股直通车”不是股市救急筹码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一次会议间再次呼吁"港股直通车"尽快落实,他表示香港已经做好准备协助内地资金有序流出。如果说港股直通车酝酿之初,香港股市泡沫巨大,但现在随着市场回调,已经挤压不少。故一些香港人士认为,"港股直通车"正逢其时。

  如果说"港股直通车"计划最初的直接动机是对内地资金的"泄洪",那么,现在的情况完全变化了。当前国内外金融市场正面临很大的泡沫破灭的不稳定性,这种风险压力已经超过了"泄洪"而成为首要挑战。

  从全球市场环境看,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近日美国第一大银行花旗集团年报去年巨额亏损又一次导致全球股市大跌,目前仍未稳定,显见美国的次级债危机有继续扩大之势,作为危机的中心,美国资本市场风险极大,香港作为全球最自由的金融市场,且实行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港股走势紧紧追随美股而成为其"影子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市场风险密布,而内地投资者不仅缺乏香港市场的投资经验,更没有经历过全球性资本市场动荡,风险抵抗力很弱。如已经批准的专业管理的QDII,目前已经全部被套牢,即使巴菲特、李嘉诚等人也选择了卖出港股。

  香港金融市场本身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维持联系汇率之艰难。美国大幅降息,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大量欧美资金涌入香港,造成港币的升值压力,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也面临上升压力。为了维持汇率稳定,香港当局不仅要跟随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还需要在市场上对冲操作,减轻升值压力。此外,香港居民由于长期依靠大陆提供的民生产品,人民币加速升值和内地通胀对香港经济形成更大得通胀压力。由此,香港的金融市场为保持稳定在政策自主性很低的情况下,承受较高的市场压力,这为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炒作机会。根据香港联交所2007年10月公布的数据,香港市场资金有42%来自于国际投资者,其中大约70%来自美国、欧洲等地,经验丰富的国际热钱同时介入港元、港股和股指期货等市场,进行多边套利。

  由于目前因次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前景不明导致港股大跌,而且香港银行同业交易大幅增长,以致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的固定供应量不足以应付,金管局近日增发60亿港元外汇基金票据,以应付市场需求和满足银行对即日流动资金的需要,这种情况下,开通"港股直通车"可以起到暂时"救助"的作用。但是,有效的稳定或者拯救市场,应该是在游资主动攻击时或者因投机力量退潮而需要拯救市场萧条的时候,而不应该是在趋势未明的当前就走上前台。

  实际上,内地的金融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央行刚刚宣布大幅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至15%这样一个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随着利率提高和住房市场的冷缩,银行业面临住房按揭贷款出现更多坏账的危险,鉴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教训,维持金融稳定和安全成为中国主要的挑战。如果国内资本利用"港股直通车"大规模外流,可能会影响金融安全。此外,次贷危机之后,国际资本正在重新评估以前对新兴市场投资的风险,即随时可能出现国际资金倒流,中国不宜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放开资本管制。

  2008牛市猜想之港股直通车 专家认为不会推出

  港股去年连续创出新高,港股直通车的一再延迟成为不少内地投资者的遗憾,但在看到QDII出师不利之后,又有很多投资者觉得没能顺利“出海”或许是一种幸运。面对已经悄然而至的2008年,港股直通车的推出是今年股市投资不确定性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国泰君安证券日前对来自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基金、保险等机构的372位投资者代表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对于正在筹划中的港股直通车业务,65%的投资者认为港股直通车对内地股市的资金分流作用有限、对A股市场影响很小,或是有助于A股市场成熟化;而占比26.4%的投资者则认为港股直通车将对A股市场形成较大的资金分流作用。

  那么,港股直通车今年会不会推出?这是2007年留给我们的一个悬念。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开动港股直通车必须考虑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包括要有内地自由资金流动的法规监管;资金流入对香港及内地市场的影响;需要对股民进行风险教育;咨询各方意见,以免内地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和影响港股稳定。分析人士称,这意味港股直通车短期内不会推出,内地资金不可能短期内借港股直通车赴港。

  新闻背景

  港股直通车一再推迟

  2007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批准在天津滨海新区进行试点,开展境内居民直接对外证券投资,即所谓开通港股“直通车”。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香港股市更是闻之而起。然而,自从宣布“直通车”计划以来,管理层此后传递的信息大多是不会立刻开始实施,并一直没有披露相关细节以及确切的推出时间表。

  不久前,虽然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向媒体披露,港交所将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就港股直通车计划签订合作协议,但港交所执行总监霍广文日前出席“第六届中国金融市场年会”时也透露,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内地投资者才能直接投资香港证券市场。由于香港和内地证券市场还有不少差异,港交所正在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而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2007年12月13日召开的财资市场高峰会后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港股直通车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

  业内观点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

  二三年以后才有可能实行

  港股直通车肯定是一件好事,目前,A股与H股的价差肯定是不健康的,同样一个东西,在不同的市场就卖出不同的价格肯定不正常,因此港股直通车的推出将有效缩小A股与H股的价差。但A股与H股之间一旦没有价差之后,受到国际资本影响的H股价格必然会影响A股的价格,那么A股市场对于内地监管层来说就处于失控状态,这并不是他们想看到的情况。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资本项目管制,如果港股直通车对投资港股设定限额的话,相当于对每个人的投资设一个最高额,无论是目前传出来的5万元还是10万元,这个最高额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很低,那就没办法做了。我判断,由于中国短期内不会放弃资本管制,所以港股直通车短期内也不会推出,至少要在二三年以后才有可能。

  中证投资分析师徐辉

  今年推出有难度

  港股直通车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我个人认为,目前的市场条件并不具备,今年推出比较有难度。

  首先从港股市场来说,目前H股的市盈率是最近几年的高点,港股最近几年的长期市盈率维持在15倍-16倍,而目前港股的市盈率有20多倍,处于一个历史的高点,那么在这个时候,让内地居民去投资风险比较大。正是从这方面出发,政府推出港股直通车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先让机构投资者QDII率先出海,试试水有多深,逐步放开,这比直接让内地投资者一猛子扎进去要安全很多。

  其次,对于监管层来说,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就是,两地差价非常大,如果现在就开通港股直通车,对高企的A股股价直接打击很大,目前A股市场面临的环境本身就很微妙,因此推迟港股直通车,可以避免A股的剧烈波动。此外,如果监管层现在让港股直通车和QDII同时出海,会对港股的市场影响比较大。

  最后,在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之前开通港股直通车相当于在资本项目的管理上打开一个缺口,对于资本项目的管理非常不利,风险也非常大,因此开通港股直通车,应该是建立在资本项目开放的基础之上。综合起来说,目前开通港股直通车的各项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今年推出难度比较大。

  浦银安盛基金首席投资官张建宏

  港股直通车有不推出的可能

  我国政府对于开通港股直通车还是非常谨慎的,既然已经冷却了这么长时间,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不推的可能,不过香港方面还是非常希望能做成功的。如果推出的话,很可能就确定在几个城市试点,那么对A股的实际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推港股直通车,实际上即使不推港股直通车,内地投资者如果想投资香港股市也有很多渠道可以去进行。而如果想要分流国内的资金,完全可通过多发一些QDII来实现。

  广发证券分析师游文峰

  可能在5月以后推出

  港股直通车应该会推出,预计其推出的时间可能在5月以后。初期来看,更可能的是在若干城市和银行推行,不过资金门槛可能被提高。港股直通车推出以后,虽然对A股市场资金面有一定影响,但实际影响不会很大。目前H股已没有很大的上涨空间,所以被爆炒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H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