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股风云震荡 保险系QDII隔岸观火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23:3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邓赞赞 北京报道 1月19日,南方基金和华夏基金披露了2007年四季报,作为首批出海的基金系QDII,这两只QDII产品期内净值均为负增长,亏损不小。 而拿到“出海”牌照长达两个月之久的保险系QDII,也一直迟迟没有实际的行动。事实上,不管是基金QDII亏损的前车之鉴也好,或是保险公司相对谨慎也罢,保险QDII的出世绝非是“推与不推”那么简单。 保险QDII产品筹备中 “目前,我们的保险QDII产品还在筹备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等待监管层的批复。”新华人寿资产管理公司综合投资部总经理金晖告诉记者。 作为首批获得“出海”资格的20家保险公司中的一员,新华人寿目前在保险QDII产品的推出方面仅仅是在筹备阶段,当前尚未有推出的“具体时间表”。 金晖告诉记者,由于当前监管层批准的保险QDII产品仅限于投资香港一级市场,即业务限于港股的新股申购等方面。因此,对于保险QDII来说,投资比较局限。 “事实上,当前的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的关联性太强,因此,保险QDII的投资范围比较狭窄,不利于风险的分散。”金晖表示,“而我们当前需要等待监管层放宽欧美其他市场的准入,这样保险QDII产品才能做到全球配置,做到分散风险。” 尽管如此,但是,一些没有获得牌照资格的保险公司,亦是积极加入牌照争夺中。信诚人寿投资部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也在积极参与中,希望获得牌照,以备战保险QDII产品”。此外,包括海康人寿、德国安联人寿等在内也都在申请QDII牌照。 “事实上,保险公司对推出QDII产品还是比较积极的,相信等待时机成熟,保险QDII产品会在不久面世。”上述信诚人寿人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生命人寿推出了一款被业内称为“准QDII的”产品,该产品是设在投连险下的,即不直接投资于境外,而是挂钩于投资境外市场的基金上。 尽管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QDII产品,但是它的运作,无疑可以看成是保险公司在QDII产品方面的“一次大练兵”。 中资谨慎 外资占优势 事实上,从之前市场不断传言推出保险系QDII产品,到现实中的产品缺位的尴尬,一方面,显示出保险公司在境外投资经验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则说明险企对推出保险QDII还是持谨慎的观望态度。 加之基金QDII产品的运作失利,无疑给国内想出海的金融机构“当头一棒”。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其本身的投资能力以及资金宽裕程度均不及基金公司和银行,这使得保险公司对待QDII的推出持谨慎态度。 有学者认为,保险公司目前有许多投资渠道,QDII也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多公司即使获得QDII牌照,但考虑到境外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不见得会马上进行境外投资。 从监管层的角度看,当前获批的公司仅限于香港市场,在分析人士看来,“主要是考虑到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安全性,保监会对投资风险控制比较严格,毕竟保险资金的运作更要讲究稳定性”。 “事实上,我们当前能做的就是多熟悉境外资本市场,毕竟,国情不同,金融市场的环境、发展状态也不一样。”金晖表示,“要熟悉境外资本市场,需要做定性、定量研究,从基本面来了解境外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 对此,中国银行资深研究员谭雅玲则认为,与国内最大的差别是,国外资本市场是靠机制、体制、效率,而QDII产品的出海,主要是要认清在观念方面和市场制度与国外的巨大差别。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保险QDII产品运作方面,外资可能比中资险企更占优势。”上述信诚人士表示,“一般而言,能够在全球范围布局的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都是具有极其丰富的投资经验的,无论是环境的熟悉程度还是专业的团队都比较占优势。” 在他看来,当前,国内保险QDII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熟悉国际资本市场并拥有海外工作经历的人才有限,即便有,也是集中在大型保险公司或者是合资保险公司中。 除此之外,还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海外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要求打算出海的保险公司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而当前,国内很多保险公司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使得监管层对保险QDII市场持谨慎的态度。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