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场尚未终止的股灾:惊心动魄的两个交易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11:14 南方周末

  

一场尚未终止的股灾:惊心动魄的两个交易日

    一位老伯从广州国泰证券营业厅的显示屏前走过。股市的大跌大涨,瞬息万变,让股民摸不着头脑。本报记者翁洹/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南方周末记者 马韬 舒眉 发自上海

  -“完全丧失判断力。”1月22日下午,一位券商自营业务部老总在电话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一月份的贷款市场非常平淡,近期的资金非常充裕,但贷款没有任何增长,很多贷款放不出去,企业层面开始非常谨慎了。”某商业银行副行长表示。

  黑色的星期一 更黑的星期二

  上涨13个点!

  周三上午9时30分,守候在电脑屏幕前的上海投资者蓝韶看到沪指翻红,以 4572点开盘,终于略微松了口气,他刚刚度过了一生中可能最漫长也最惊恐的一夜:在合家团聚的春节来临前夕,投入股市的百万积蓄大幅缩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中国股市在过去三个交易日刮起的这场暴风雪,令大多数投资者惊魂难定,即便是周三股指翻红也不能将恐惧挥散。

  1月 21日,上证综指以5188.80点开盘,在“我要发发发”的吉兆中,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风险正在逼近。当天,指数暴跌了266点;1月22日,指数再下354点,到收盘时分,跌幅深达7.22%,超过800只个股跌停,全市仅有24只个股上涨。

  恐慌的情绪在周二午盘的时候就开始蔓延,看着一只只个股冒着绿光并很快被钉死在跌停板上,股民们深切懊恼。不少人甚至懊悔自己没有事先参悟股灾的“凶兆”:前一个交易日收于4914.44点,实际是在说“死,死就要死死死”;跌幅5.14%是在再次说“我要死!”“完全丧失判断力。”1月22日下午,一位券商自营业务部老总在电话里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位在业内素来以冷静、机敏著称的管理者显得心绪不宁。在当天的大跌中,其重仓的万科A损失惨重,浮亏估计超过3个亿。

  另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则将Msn的马甲换成“别提了,晚上喝酒去”。

  在玫瑰石公司董事谢国忠看来,这一切或许并不值得太多同情。谢国忠此前是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早在1月11日,我就预测港股要大跌,今天接了不少电话,有惋惜的,说没有听我的话,也有感激的,什么样的都有,”1月22日晚间,谢国忠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在谢看来,股票价格已经太高,其他的不利因素也很多,而人们仍然心存幻想。

  这是最糟糕的时刻。全球股市告急。大部分市场遭遇投资者抛售。

  与A股市场关联紧密的香港股市,在周二一举下跌2000多点,点数跌幅创历史记录,指数跌幅则达8.65%;东京股市大跌5.7%,日经指数收于2005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欧洲市场也是跌声一片。国际金融家乔治·索罗斯发言说“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1月22日晚,北京时间9时许,美联储紧急宣布降息75个基点,这给全球股市包括中国股市注进了一针强心剂——中国股市在周三收市时最终维持了股指飘红。不过股灾的幽灵并未远离,美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仍在,次级贷危机仍在扩散,谢国忠干脆利落地说:“美国降息没用。”

  惊心动魄的两个交易日

  “今天接电话接到半边脑袋都痛。”周二晚八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券交易主管嘶哑着嗓子对记者说。

  对这位交易主管来说,刚刚过去的两个交易日,特别是周二的交易日,异常惊心动魄。

  周一早上,整个市场就透出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先是平安保险巨量增发——拟融资1500亿——的消息披露,1500亿的融资规模约占到去年整个A股融资规模的20%,这一消息迅速被视为重大利空,未事先获得消息的部分机构在周一早盘也选择火速抛售,很快平安保险被封死在跌停板上。受平安影响,中国太保一度杀跌至40.43元的低点,收盘跌幅8.82%,而中国人寿则也跌破50元,最低杀跌至47.95元,跌幅8.76%。

  当天引起市场强烈不安的还有一则工行、中行、建行因次贷可能出现亏损的消息。

  到周一下午收盘的时候,沪指跌去了266点。

  周二早盘,市场的紧张气氛进一步升温。“我不停看到彭搏资讯终端上跳出新的信息,全球其他市场的下跌、分析师们对美国经济衰退发表的看法,也看到一些国家的政府跳出来给市场鼓劲”,上述交易主管对记者说,“当时A股大盘也在不停往下走,紧张到了极点,电话一直在响,不少同行打来电话交流信息。”

  “据我所知,不少同行选择了买入,”这位交易人员说,“我们在不停买,不停买,买便宜货。”

  公募基金的这一选择有着鲜为人知的市场背景。新年伊始,市场很快走出了一波波的所谓“主题投资”行情,先是农业股,后是化工股、中小板股等等。

  “这一波的行情,公募基金大多没踩上,主要由私募基金推动,一位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说,“公募基金慢了半拍,一些股票以飞快的速度涨了上去,公募基金想追高买也买不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强劲的后浪推前浪的“主题投资”行情呢?据记者了解,业内认为,全球经济的局势尚未充分明朗、美国是否步入经济衰退还未能确认,在这样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今年后几个月中国国内会采取什么样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不能明确,因此有必要抓住相对平稳的时期,尽可能提前完成盈利指标。

  “不少私募认定,要在两个月内完成从买入到拉高再到出货的全过程,这样才能稳妥地把收益放入囊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主题投资”粉墨登场,新年伊始出现了一些热点的板块,正在各路操作者忙着“拉抬”股价的同时,全球股市已经在暴风雪来临的前夜,这令操作者始料未及。

  “今天主要是私募、大的散户在拼命砸盘,保险机构手中没有多少钱,QFII也占市场比重很低。”1月22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在大跌的新情况下,先前“拉抬”股价、准备两个月完成一个运作周期的一些私募基金选择了在部分个股上“以最快速度扎到跌停板”,因为只有这样“才大家都跑不了”。而一旦形势稳定,又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拉”回来。

  一位中信证券的交易员对记者说,1月22日的抛单多得惊人,是平时的三倍,但比“5·30”那次还是要少些。

  在市场恐慌,私募力量操作的多重背景下,A股市场出现了800余只个股跌停的景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