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福林: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在境内上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0:54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侯捷宁 朱宝琛 刘丽靓 - 把扩大直接融资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 推动证券业、基金业和期货业稳步有序地进行产品业务创新 - 积极建设投资者教育的长效机制 - 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和质量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12日在人民大学举行的“第十二届(2008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要把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推动证券业、基金业和期货业稳步有序地进行产品业务创新,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全球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逐步引导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在境内上市。 尚福林表示,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特征进一步显现,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地变化,投资者和融资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而直接以股票、债券、保险、基金等形式进行资金交易的金融“脱媒”趋势进一步加速。作为全球金融市场最发达国家的美国,曾经在上世纪末70年代到90年代末近30年的时间里,发生过全面、持久的“脱媒”过程。金融“脱媒”带来了美国金融系统的深刻变革,其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创新的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在社会整体融资体系中的比重显著上升。 他指出,在我国,“脱媒”现象事实上也存在。随着境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活跃,近年来,金融“脱媒”有外显化的态势。从全球金融业发展趋势看,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过程。顺应金融市场格局的新变化,我国资本市场应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一是把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直接融资比例仍然偏低、直接融资过度依赖股权融资的状况,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推动优质大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行上市,扩大已上市公司流通股份比重。在发展壮大股票市场的同时,加快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适时推出金融期货,多渠道增加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的占比。 二是推动证券业、基金业和期货业稳步有序地进行产品业务创新,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稳步推动证券公司直接投资、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等业务规范发展,鼓励优胜劣汰,提升整体竞争力。逐步扩大基金公司的业务范围、优化业务模式,推动基金业的产品、业务、组织和制度创新,通过创新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做深、做精现有期货品种,研究开发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期货新品种,进一步拓展期货市场功能。 三是积极构建投资者教育长效机制。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的理财产品不断涌现,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但相当数量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与其对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不相配比。要积极构建层次更加丰富、覆盖面更广的投资者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规则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是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和质量。随着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金融产品日趋丰富,参与主体更加多元,要及时调整监管思路,强化监管的主动性,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监控和防范机制,完善各类风险应急处置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调配合,完善功能监管,共同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同时,我国的金融企业也要顺应金融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形成适应市场变化需要的发展策略,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产品,不断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 尚福林指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调整,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这是不同于过去商品、贸易在全球流动的新特点。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特征进一步凸显,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配置资源的效率,直接作用于各经济体的合作、竞争与博弈关系,并将对各经济体的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他说,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国民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建设一个功能健全、安全高效的资本市场,对于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化环境下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我国经济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市场化定价机制不完善,缺乏公开有效的交易平台,制约了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渠道。在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全球配置中,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便利,范围更加扩大。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全球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逐步引导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境外公司在境内上市,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使资本、技术等高端生产要素向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流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在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中实现升级转型。全球经济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既要继续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和转型,又要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通过资本市场的价格信号和筛选功能,推动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和重组,将推动资源在不同行业的优化配置,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高技术企业集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三,发展资本市场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金融在开放条件下的运行弹性。一方面,发展资本市场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各种养老金的保值增殖提供更为宽广的投资渠道,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另一方面,在我国金融业开放不断深化的格局下,通过发展资本市场优化金融资产配置,改变金融体系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的局面,增强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弹性和防御各种外部冲击的能力,促进维护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 尚福林表示,在看到我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下有助于推动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变化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正面临着日益错综复杂的外部经济金融环境。从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看,世界经济总体上将在波动中继续增长,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加大,增长动力更趋多元化,有利于为我国经济金融深化改革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环境。 与此同时,他认为国际经济和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性因素也在增加。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市场的蔓延警示我们,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助于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但金融体系的运行基础仍然是良好的信用体系。要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维护良好的信用体系。同时,也使我们看到,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联动性不断增强的态势下,风险在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效应也大大增强。由于我国金融系统在次贷领域介入有限,加之资本项下尚未完全开放,从目前来看,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短期影响有限,但从长期看,次贷危机的蔓延可能会降低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对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业绩产生冲击。 尚福林强调,就我国资本市场自身而言,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层次少、交易品种不够丰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模小、盈利模式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同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相比,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金融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因此,要高度关注国际金融运行和波动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把强化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一以贯之地放在战略性高度,要着力解决影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多元化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要求,应进一步完善市场层次,改善产品和品种结构,创造条件促进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不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在开放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