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大行与本土投行:不对称博弈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10: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报道 本报记者 朱益民 去年红火的A股,不仅上演了资本财富倍增的恢宏大戏,而且打造了令全球投行艳羡不已的4470亿IPO盛宴。盛宴创造了89亿元发行承销费,吸引海内外投行争相拼抢,瑞银、高盛两家具有国际大行背景的合资券商,合计取得A股融资市场16.8%份额,成为当年最耀眼的投行新星。 2007年的IPO融资规模是2006年的2.7倍,总发行承销费也相应增长112%,但这并没有给所有本土投行带来分享盛宴的喜悦,在洋客人挤进之后,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第一创业、平安、广发等2006年排名前10的本土嘉宾,纷纷被挤出上席佳座。 伟海数据显示,2006年,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第一创业、平安、广发的承销金额排名位于第4名—第10名,而2007年,申银万国从排名第5陡降至第28,国泰君安排名从第4名下滑至第14名,第一创业从第7位退至第18位,平安证券排名从第8跌至第12,广发证券从第10降至第11。 面对国际大行来势汹汹和本土投行节节溃退的竞争态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证监会发审委委员表示,本土投行排名的起落沉浮并不重要,关键是,国际大行势力基本包揽了全部国内IPO大型融资项目,绝大多数本土投行只能选择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融资项目,许多本土优秀投行正在面临边缘化命运。 上述发审委委员强调,国际大行中国分支机构和本土投行相比,前者并无明显专业优势,而中石油、神华、平安等大型高端项目悉数被落入国际大行囊中不是正常市场竞争现象,在争取项目过程中,国际大行和本土投行正进行着一场高度不对称博弈。 说短论长 大型国企回归A股市场,令国际大行2007年风生水起。 2007年底,某具有国际大行背景的投行高层曾公开表态,要求老板年底一次支付15—20年的花红奖励。 然而,国际大行2007年中国IPO项目的骄人业绩,并没有引来本土投行的艳羡和敬意,本土投行更多表现出来的是郁闷和无奈。 上海某全国著名券商投行业务负责人说,“我们在整体实力上和国际大行相比没有明显差距,国内IPO项目甚至比他们要强。因为我们更熟悉国内监管要求,能更好地同投资者和客户沟通,尤其是国内投行项目发行定价、销售大家都完全遵循相同模式,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如果完全凭专业实力在国内竞争,我们不怕任何一个国际投行的中国分支机构。” 中信证券一投行部门总经理表示,虽然本土投行在承销国内项目上与国际大行相比没有差距,但本土投行在海外承销、跨市场运作经验方面的差距相当明显,特别是在人才激励方面,任何本土投行都无法望其项背。因为国内投行都的国企背景不允许搞那么大的激励力度。国内券商资本实力偏弱、起点低,无法施行类似制度也是重要原因。 上述总经理认为,国际大行在国内频频得手重磅级IPO项目,可能与投行团队整体素质较高有关。“国际大行在承揽国内大型IPO项目上顺风顺水,并不是完全凭借专业实力,有很多非市场化因素。” 上述发审委委员指出,国际大行和本土投行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大型IPO项目上的争夺,貌似公平,实际上是一场不对称的对决、博弈。 不对称博弈 国际大行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对中国市场、中国企业的了解应处于明显劣势,但他们在本土投行势力重重包围下,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奇迹般崛起,几乎达到呼风唤雨之地步,有着令人无法理解的谜团。 上述发审委委员告诉记者,国际大行迅速崛起具有3个方面优势:其一,资本势力雄厚,以重金买断本土投行优秀人才和项目的方式,快速扩张;其二,国际大行无可比敌的人脉优势和强大公关能力令其所向披靡;其三,企业和市场对其盲目崇拜,导致国际大行的承销项目非常容易通过审核。有的国际大行甚至利用这一优势,把一些本土投行本已放弃的问题项目都揽入囊中。 “国际大行凭借上述优势和本土投行竞争项目,又有多少本土投行能与其一决高下?国际大行进入中国市场,以重金收买人才和项目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投行项目竞争无序化。这是不正当的、掠夺式经营,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竞争秩序,而且与我们向国际大行开放市场、引进先进投行运作管理经验的初衷背道而驰。”上述发审委委员说。 他认为,如果国际大行今后都这样做,期望国际大行为中国培育优秀投行人才就会完全成为泡影,在市场开放价值丧失的同时,资本实力单薄的本土投行可能被迫吞咽苦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