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券商系扩容 QDII同质化风险难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08:49 《财经》杂志网络版

  基于缓解流动性考虑而大规模推出的QDII热潮极易引发同质化竞争,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更将累及市场参与各方

  【《财经》网专稿/记者 范军利】1月8日,华泰证券资产管理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公司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的申请已获得监管层批复。这是自2007年7月5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正式施行以来第五家获得QDII资格的券商。

  同日,第五只基金QDII——工银全球配置股票基金首日募集额度不足10亿元的消息,显示新发行的QDII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冷遇。业内人士表示,基金QDII产品同质化严重是造成基民不买账的原因之一。

  这位人士称,2007年大规模推出的QDII主要出于缓解流动性考虑,因此境外产品比境内产品更好批,但基于缓解流动性考虑而大规模推出的QDII热潮极易引发同质化竞争,一旦爆发系统性风险,将累及市场参与各方。

  华泰证券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拿到的仅是QDII资格获准单,下一步的相关QDII产品设计还需进一步报批。

  据悉,目前包括券商集合理财在内的创新产品管理仍遵照综合治理结束前的“一单一批”原则上报审批。随着创新产品的增多,证监会有望在2008年内出台券商创新产品的常规管理办法。

  对券商而言,如不改变原有业务范围、不调整收入结构,难脱靠天吃饭窠臼。QDII开闸无疑为券商增加了一条新的业务渠道,也对其完善产品线、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引发券商蜂拥申请QDII的原因。”业内人士称,在华泰证券之后,还将有几家券商QDII资格申请获准批复。

  然而,目前获得QDII的金融机构虽已涵盖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保险五大领域,但业内人士称,在同一市场条件下,五大机构的QDII产品只小有差异,而直接竞争不可避免。

  据悉,目前券商系QDII均未推出具体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在同一个市场,面对同一客户群体,如果业务趋同,极易引起同质化竞争。“一旦暴发系统性风险,所有参与者都会受累。这点应引起监管层及各机构警醒。”

  各大机构也在积极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国泰君安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汪建告诉记者,比较而言,银行QDII主要从事固定收益类投资,基金券商类QDII主要进行权益类投资。由于集合理财形式的QDII的产品尚未面世,各券商在产品设计方面无以参照。因此,公司获批QDII资格以来一直在进行产品方案的调整。“毕竟QDII产品在发行方式、管理协调、估值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与境内产品不一样。”

  一度火热的基金QDII,其表现已经令市场各方警惕。近日,由于国际市场大幅下跌,首批出海的四只以海外投资为主题的QDII基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净值纷纷跌破1元。统计显示,截至1月3日,上投旗下的亚太优势净值为0.871元,嘉实旗下QDII为0.879元,华夏全球为0.893元,净值最高的南方全球精选也仍然为0.924元。业内分析认为,从诞生到现在的大部分时间,基金QDII的成绩一直在0.8元与0.9元之间徘徊。

  而第五只基金QDII——工银全球配置股票基金首日募集额度不超过10亿元的现实,更无疑拉响了警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