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冲刺年底业绩关 私募快手博短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09:51 中国经营报

  “短期市场观望气氛很浓。我们有相当多的资金在市场里面,虽然参与度不如以前那么高,但也在调来调去,争取能有一些相对收益。”上海某基金经理坦言,年底前调仓频繁,希望在下跌市场中能提高一点收益。

  2007年12月28日,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报收5261.56点。一年的业绩即将“清算”,基金经理们忙着调仓换股—— 一来为今年业绩博取最后一把收益,二来为明年投资遴选新的主题。

  自10月18日以来,上证指数从6124.04点一路调整至最低4778.83点。但在这期间,公募和私募基金却各显身手,为明年布局的同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私募年底博短线

  “11月份以来,市场下跌了1000点左右。但我们管理的客户资产回报仍有10%。”深圳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龙韬(化名)自信地对记者说。

  私募基金最大的特征就是灵活性,这让私募基金在下跌行情可以主动调仓,获取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

  11月中旬,龙韬感觉到稳定增长的二线蓝筹股价格几乎回到了年初的水平,应该会有一拨行情。于是,他在16元的价位买入了原水股份(600649),并在20元时抛出,回报率达到25%。紧接着,龙韬又把手中的股票换成了合肥百货(000417)和南宁糖业(000911)等,也获得了20%左右的收益。

  简单看了龙韬的交易记录后记者发现,其持股时间一般只有一周至半个月。“现在是结构性高估时代,不敢一直持有,只好阶段性换股。”龙韬坦言,自己总是在持有股票涨了一拨以后,就赶紧换成其他的股票。而事实证明,这种阶段性换股策略取得了很不错的收益。

  实际上,龙韬并不是私募中唯一频繁换股,博取短线收益的基金经理。深圳龙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席合伙人吴险峰介绍,他们最近也改变策略,采取博弈新股的方式,业绩做得也很亮丽。

  吴险峰惯用的策略是估值加博弈,即选择相对低估的股票,适当进行博弈,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最近,他的投资策略有了一些改变。“上半年,一些大市值企业的价值增长比较确定,选股更注重估值;下半年,整个市场估值比较高了,就更注重博弈因素。”

  “例如,我们认为在市场热钱找不到好股票投资的时候,新股受追捧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我们在8元买入了中国中铁(601390),在17元买了出版传媒(601999)。”除了新股,吴险峰还将关注点集中在中小板和农产品期货上,曾经配置过南宁糖业、大族激光(002008)、山河智能(002097)等,这些股票最近涨幅都有15%以上。

  与龙韬的不断换股、吴险峰的博弈新股不同,深圳市大蓝筹投资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萧雄文称自己的策略是“50%的封闭式基金和50%的股票。”

  公募分散配置拉业绩

  私募基金频繁调仓从震荡市场中博取收益的同时,公募资金也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以均衡配置分散风险,获取收益。

  “我现在的策略是均衡配置。因为没有特别看好的,就什么都配了点,分散风险。”12月10日,在万科跌到33元时,深圳一位资深基金经理林立(化名)将仓位内包括中华企业(600675)、保利地产(600048)、金地集团(600383)、万科A(000002)等在内的所有股票抛掉,并迅速买入消费、百货和奥运等概念股票。

  “我们钱多,玩的方式跟私募基金不太一样。像北京城乡(600861)、青岛海尔(600690)、南宁糖业和歌华有线(600037)这些股票,我们都买了。”林立称自己管理的基金仓位现在有80%,但配置极为分散,并适时调仓。

  “不过这样老要盯着,实在太累。”林立颇为郁闷地说,没有大行情的时候,只好采取这种策略。跟林立一样,上海的基金经理张波(化名)最近也一直在调仓。“我们有相当多的资金在市场里面,虽然参与度不如以前那么高,但是也在调来调去,争取获得一些相对收益吧。”

  张波坦言,频繁换股也是出于无奈,目前市场的观望气氛还是比较浓厚,热点轮动也很快。目前是消费股和中小盘股比较活跃,但在配置时也没法过分偏重。“小基金可以大胆玩,但大规模基金进出都不好处理。”

  多位基金经理也向记者证实,他们最近都在忙着调仓。“年底机构调仓都比较频繁。我们也在做,看好中小盘股,尤其是成长性好的,交易活跃的。”上海另外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均衡配置成为公募基金经理们目前通行的应对策略。

  重点布局内需和奥运

  “地产股预计要明年两会后才能见底。目前,地产股调整已经差不多了,但估计还要趴上一阵才能起来。”深圳一位基金经理的话代表了业内大多数人的观点。

  申万巴黎基金研究总经理吕晓峰表示,现在选股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人民币升值直接受益的行业,包括航空、金融和地产等;二是在通胀因素下,由于内需加大而受益的煤炭、电力和消费等行业;三是宏调从紧给企业带来机会的行业,就如能源、化工和医药。

  “我们的观点是寻找增长最确定的企业,比如内需型企业,如消费、医药、零售、食品饮料、家电、煤炭、钢铁、水泥、建材等。”中海基金策略研究员施恒新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对于金融地产实行标配或者更低,因为增长不确定。

  “我们目前还在调仓的过程中,行业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寻找业绩能有超预期的。”施恒新解释说,二线蓝筹和消费性企业毕竟盘子很小,能承接的资金量比较小,很多资金还是要到大盘股里面去的。

  除内需主题备受机构青睐外,奥运经济也是机构积极布局的一条主线。

  “我们年末重点布局了奥运主题,包括北京商业、旅游、传媒、服务等股票,我们都做了配置。”深圳某基金经理指出,消费类和服务类的行情自11月份就已经开始,目前很多相关股票都涨了20%以上。“这拨消费类行情已经走了一半,估计很快就会过去。”

  而旗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代雪峰也表示,他们自12月初就关注传播媒体类的公司,例如东方明珠(600832)、歌华有线等。“奥运经济对这些公司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不仅仅是奥运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相关报道:

    2008 私募精英推出十大梦股

    阳光私募最高年收益率269% 收益并不神秘

    私募明年操作思路:奥运前清仓

    再议私募基金经理(3)

    再议私募基金经理(1)

    私募基金经理:质地变差的股票马上剔除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