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构领跑时代来临 持股市值年增5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1:13 证券日报

  中国证券市场新跨越·2007年终专稿 (四)

  □ 本报记者 家路美

  2007年是中国证券市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入的一年,更是机构投资者全面突进的一年。一年来,管理层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思路日趋成熟,“又快又好”正成为新形势下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模式。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基金、保险、社保、QFII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壮大,对证券市场的参与力度不断增强。最新统计显示,各类机构合计持股市值已由一年前的30%攀升至目前的46%,已成为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持股市值年增50%

  作为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基金在2007年的发展速度首屈一指,其持股市值已占A股流通总市值的30%左右。

  证监会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基金公司已达59家,合计管理基金341只,管理资产规模31166.31亿元。其中,景顺长城、广发、易方达、嘉实、南方、华夏等10家公司的管理规模逾1000亿元。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也达到2.32万亿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占同期A股流通总市值的28%。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基金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不仅新增开户数突破700万,而且持有人的心态日趋理性,为基金业明年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雄厚财力的支撑下,保险机构也源源不断地向证券市场增兵遣将。 据保监会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保险机构资产总额达27953.76亿元,合计投资额度18258.22亿元。而三季度末保险机构直接入市的持仓市值达到971.44亿元,比第二季度增加50.88%。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4月保险机构直接入市比例获准增至10%,并解除“禁止投资过去一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限制,其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收益的空间相应提高,在本轮市场调整的背景下,保险机构很有可能借机低位增仓,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

  由于自身资金的特殊性及下半年市场调整,社保基金自三季度以来显示出收缩战线的迹象,但整体来看,其入市规模也是一年更比一年高。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社保基金持股市值为256.37亿元,较10月15日减少了43.68亿元,减幅为17.04%。近期,社保基金还在香港市场抛售6873.4万股工商银行H股,套现4.84亿港元。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社保基金总规模接近4600亿人民币,而且这一规模正在快速扩张,从长期来看,其证券投资规模仍将整体上升。

  刚刚获增200亿美元额度的QFII,正显示出重新布局A股的迹象。统计表明,今年三季度末,QFII所持股票市值为425.91亿元人民币,比第二季度的329.21亿元增加了96.70亿元,增幅29.37%。此外,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后,中国宣布把QFII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将有1400亿元增量资金候补入场。结合QFII第三季度调仓动作,不排除其即将启动新一轮A股投资热,在中国市场增强自己的声音。 

  与自身业绩大增相适应,券商也在不断加大股市投资力度。三季度末,券商投资于股票的额度达到206.25亿元,比二季度的151.51亿元增加了54.74亿元,增幅36.13%,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这从客观上证明,今年以来证券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大大提高,一些优势券商纷纷调整战略战术,准备在资本市场最前沿夺取一席之地。

  机构领跑时代来临

  主力资金由散户向机构转移,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不断增加,表明中国证券市场资金性质正从量变到质变,一个由机构投资者领跑的时代已经来临。

  机构投资者话语权节节增强,无疑给证券市场带来一系列积极影响。

  首先,有助于提升大盘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大盘蓝筹股具有业绩优良、派息率高、流动性强等优势,容易受到机构主力的青睐。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机构投资者更需战略持有充足的大蓝筹筹码。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数据初步显示,从今年6月份起,机构主力已开始大举增仓大盘蓝筹股。

  其次,可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缓和市场波幅。机构重掌话语权意味着投资者结构的转变和优化,会逐渐改变市场的博弈格局,从客观上减少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推动资本市场协调发展,更好地分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运行。

  第三,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强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创新,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增加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国内资本市场国际化。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机构主导”对证券市场的作用是双重的。

  随着机构话语权逐步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意识会越来越强,同时也可能诱发诸多消极作用。比如,控股股东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权益纠纷会日益增多,有可能干扰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另外,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可能相互勾结,联手从事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活动,损害市场公平和中小投资者利益。这也给监管部门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如何在新环境下有效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总体上看,机构投资者时代的到来,是中国证券市场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机构投资者的所有积极因素,努力减少其掌控话语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由此进一步推动证券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