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4亿资金涌向中国中铁 中国石油不再左右大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6日 23:18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湘/文

  11月被中国石油(601857.SH)拖得伤痕累累的大盘正在被中国中铁(601390.SH)修复。

  来自于交易数据、市场人气等诸多方面因素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市场重心正由中国石油悄悄向中国中铁倾斜。

  如果以12月3日中国石油上市之日作为一个节点,投资者可以发现,中国石油与大盘的关系在12月3日至12月13日的两周内,只有12月11日一日出现背离,其余8个交易日均与大盘联动。

  上证所交易数据显示,中国中铁的日成交额已连续8天超过中国石油,也只有12月11日是例外。资金流向也显示,机构似乎对中国中铁更情有独钟,与中国石油近两周里徘徊在1.4%至2.8%的换手率相比,中国中铁的换手率相当活跃,显示资金已明显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转移,筹码集中的趋势明显。

  上市3日筹码流动积极

  中国中铁在12月3日与12月5日之间的走势与其他新股并无二致。3天内,中国中铁的换手率累计已达106%,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约32.7亿股的A股流通股已大部分换了主人。

  12月3日,中国中铁买入金额最大的前5位均出自机构席位,约买入12.24亿元,约占总股本的5%,其中,最大的机构买家约买入4.18亿元。最大的卖家约卖出2.51亿元。

  12月4日,前5大买家中出现了唯一的营业部身影,国信证券南京洪武路营业部约买入2.53亿元,而其他4家均是机构席位,最大的机构席位买入3.89亿元。5大卖家中出现了中信建投北京市三里河营业部和中信证券总部,前者约卖出6.81亿元,后者约卖出4.27亿元。

  12月5日,前5大买家已全部成为营业部,其中东方证券上海宝庆路营业部买入2.47亿元,而前5个卖家中出现了2个机构席位。

  从上述3天中国中铁的盘面分析,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首日,主要来自散户的部分打新资金套利撤离,而部分机构出于短期利益建仓;第二天,来自企业、保险基金等机构的打新资金套利撤离,因为中信证券总部和中信建投北京市三里河营业部是业内出名的国企或基金打新套利的基地,中国石油和中国神华上市当天最大的卖盘都出自上述两家券商。第三天,部分散户进场扫货,而部分其他机构撤离。

  同期,大盘由最低4798点升至5052.75点,升幅约5.3%,中国中铁由最低7.21元升至最高8.61元,升幅约19.4%,而中国石油升幅约4.9%。大盘的升幅与中国石油最接近,中国中铁更多表现为新股的特征,并不出众。

  机构增仓54亿元远超中国石油

  然而,从12月6日开始,中国中铁的换手率维持在6%-16%的范围内,成交活跃;资金流向也显示,机构正在加紧建仓中国中铁,中国中铁与大盘的关系似乎越来越密切。而中国石油的换手率最高不过2.45%,最低才1.4%。

  12月3日-5日,中国中铁的累计成交额为276亿元,约为中国石油4倍。自12月6日起,中国中铁的日交易额一般保持在中国石油的1.2倍至3倍之间。例如12月6日,中国中铁的交易额39亿元,中国石油才13亿元,13日中国中铁交易额35亿元,中国石油才17.9亿。

  从12月10日开始,机构介入中国中铁的迹象愈发明显,买盘的力量急剧扩大。当天,交易系统显示,低于500手的买卖盘才101个,整个盘面几乎都是大户和机构的天下。超过1万手的买盘达41个,其中超过2万手的买盘有6个。

  12月11日,中国中铁成交情况与前一日相似。12月12日,超过1万手的买盘有28个,大手买盘约为卖盘的2倍。及至12月13日,集合竞价期就出现了上市当天都罕见的两个大型买盘,一个以9.13元买入60604手,一个以9.15元买入71509手,全天超1万手买盘有25个,超1万手卖盘17个,卖盘最大规模才27554手,实力远逊买盘。

  12月12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显示,当天中国中铁的机构增资额约为5.38亿元,仅次于新股N集运、万科A招商银行。而以10日机构增资金额计,中国中铁则位居第一,约53.9亿元,中国石油只被机构增资17.99亿元。

  中铁香港市场夺话语权

  中铁A股的活跃表现也感染了港股市场。

  12月12日,中铁H股成交量达56.78亿港元,超过香港第一权重股中国移动。而12月14日,中铁H股共有53只认购权证上市,总发行量为36.95亿份,折合行权比例为1:1,约为中国移动权证总数的四分之一。

  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零售衍生工具部董事翁世权日前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投行坐庄发行权证时最核心的是权证风险管理。如今中铁H股权证密集上市,显示市场需求旺盛,外国投行也有意将中铁H股计入风险管理,为投资者提供获利和对冲工具。

  及至12月13日,如果以中铁H股收盘价8.68港元和A股收盘价8.88元(不考虑汇率因素)对比,溢价才2.3%,中铁已成为两地溢价最小的个股。

  中信证券建筑工程行业首席分析师潘建平认为,中铁主营业务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件制造、房地产开发、其它企业等5类。从主营收入角度看,基建建设占整体收入近90%,是公司的核心主业。而从最新的营业结构看,基建业务贡献了营业利润的60%,而房地产业务贡献了20%,而其它业务占营业利润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中投证券建筑及建材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凡认为,中铁的独特价值增长模式是“以技术争项目,以项目换资源”。中铁可通过修建铁路获得土地资源,通过建造为矿产资源配套的铁路获得矿产资源开采权。这一战略的实施解决了公司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利润的瓶颈。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