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借壳上市券商公司治理遇新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7日 07:1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见习记者 韦小敏

  在2007年的中国资本市场上,证券公司借壳上市迎来了一个新时期,海通证券、东北证券、国元证券都成功借壳,长江证券和西南证券的借壳上市方案也最终获批。在这波证券公司借壳上市的浪潮中,业内人士逐渐发现,借壳上市给券商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品牌,同时也给券商的公司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想说就说”之风难改

  提起

证券公司借壳上市,不少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券商可以借此融得巨额资金、打造公司的品牌,同时还可以完善公司的激励体制。但业内人士认为,在借壳上市成功后,券商的公司治理也面临新挑战。上市公司和普通公司最大的差别是存在一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信息披露制度。因此作为上市公司,从董事长到中层到普通员工都应该有公众公司的意识,严格有序地执行信息披露制度。由于借壳上市的证券公司在上市前没有接受较长时间的上市辅导,部分公司还没在意识上实现从普通公司到上市公司的转变,公司治理的仍然保留着原先的习惯,在进行信息披露时,部分公司遗留着之前想说就说的习惯。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人在公司网站及其他媒体发布信息的时间不得先于指定媒体,不得以新闻发布或者答记者问等任何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报告、公告义务,不得以定期报告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临时报告义务。而现在部分借壳上市的公司甚至一些经过IPO上市的公司中都屡屡出现信息披露不规范的行为。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在某些公开的会议上将公司尚未公开的利润情况向外界宣布,使公司股价出现一些异常波动,导致公司两次三番对外进行澄清工作,投资者也受到了一定的伤害。而另外有些上市公司则在某些重大事项未进行信息披露之前,公司部分知情员工向非指定媒体随意透露事项进展情况,也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的风波。

  培养信披意识最重要

  业内人士认为,要规范借壳上市后证券公司的治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员工公众公司的意识,因为所有的上市公司内部都有信息披露管理的体制,但是制度制订以后能不能被有效执行,很大程度上依靠员工是否有信息披露的意识。因此,借壳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学习,多参加

证监会的培训班,以及在日常工作中随时保持注意等等。另外,还要制订专业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信息披露的
执行力
,在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越发严格的情形下重视违规信息披露带来的民事以及行政的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